形而上學批評是指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超越其具體形式和文本的實際意義而上升到終極實在或所謂“源初存在境遇”的一種文學批評模式。如果說形式結構批評是文學的文學解讀,社會曆史批評是文學的社會學解讀,那麽形而上學批評就是文學的哲學解讀。這是一種最具高度、也是最徹底的解讀方式,它的重心往往並不在於文本本身,而在於它所蘊含的真理。因此,對形而上學批評來說,文學不過是一種工具或中介,它的內涵終究要被其中所蘊含的終極實在抽繹、淬煉並生發出新的內質。曆史上來看,持這樣的解讀方式者不乏其人。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自不待言,後來的黑格爾、叔本華、尼采、馬爾庫塞、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德裏達等都是其領軍人物,一定意義上來說,所有的“審美主義”者多多少少都有形而上學批評之嫌。因此,我們隻能從中找出幾個典型人物做例證分析。
先看黑格爾。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而理念是一個曆史化過程,它從純粹概念出發不斷“異化”,實質上也就是能夠不斷自我實現的“絕對主體”。理念本身是真實的、普遍的,也是抽象的,在藝術階段它顯現為符合現實的具體形象,並與現實結合為直接的、妥帖的統一體。在這個意義上,藝術中必然蘊含真理,用黑格爾自己的話說,“美就是理念”,而藝術形象也就是理念的感性形式。可見,藝術品包括文學作品在內,都是真理在不同程度上的“自我創造”形式,它既絕對真實,又處在特定的異化階段,它的唯一宿命必然是走向終結,所以黑格爾提出了“藝術終結論”的著名命題。
黑格爾的思想嚴重影響了海德格爾,隻不過在海德格爾那裏,藝術非但沒有終結,而且還與存在緊密聯係在一起。說到底,黑格爾實際影響到海德格爾的是探究藝術與真理之間關係的思考方式。對海德格爾來說,藝術品尤其詩性語言是存在唯一可以安頓下來的地方,因為語言被認為是存在的疆域,而詩性語言與存在一體兩麵,因此在其中隻需傾聽,存在已經“自行置入”。海德格爾因此認為詩人無須寫作,語言本身已經在說話,詩人隻不過是回應存在,也隻能在意義的起源處看護存在,以聆聽諸神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