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學接受過程
與文學創作一樣,文學接受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閱讀前的素養儲備、審美感受、審美評價三個階段。
讀者的素養儲備是文學接受過程的第一階段,也是文學接受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比如,其中的一個文學接受的基礎就是接受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讀者具備了豐富的語言經驗,學習和掌握了語言表達技巧和藝術,有較好的語感,才能理解和體味語言的內外之意,得到文學作品美的體驗。生活體驗與文學接受也是密不可分的。通常來說,讀者喜歡的文學作品,無論題材、風格、主題還是思想內涵都與自己的生活領域、閱曆,甚至命運有某種明顯的或潛在的聯係,讀者在文學接受中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加入對自己經曆的理解、思考和情感。比如,人們少年時喜歡閱讀《西遊記》,感興趣的往往是它的故事情節,而難以領悟它的深刻內涵。隨著年歲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及閱曆的積累,人們對生活的感悟越來越深,對《西遊記》進行再次閱讀時,當然就會有不同的體驗了,他們會透過一個個故事而深刻理解師徒四人的人物性格及其懲惡揚善、以正壓邪等故事內涵,還會進一步體味故事後麵的人生體驗和佛教的大智大慧。文學藝術修養是進行更高層次文學接受的基礎和條件。如果讀者接受過專門的文學教育,擁有大量的文學閱讀經驗,乃至曾親身從事過文學創作活動的經曆,他們的文學接受活動都會達到不同的程度。所以,提高文學藝術修養、增強對文學的感性經驗和理性認識是進行更高層次文學鑒賞的基礎。
在閱讀中,推動讀者閱讀並接受文學作品的心理需求就是我們所說的接受動機。審美動機、娛樂動機、求知動機、受教動機、借鑒動機和批評動機等組成了接受動機。審美動機是指讀者通過文學閱讀獲得審美或藝術享受的心理需求,是文學閱讀的根本動機。在大眾閱讀中,娛樂動機往往是初始動機,通過文學閱讀,接受主體在得到娛樂、消遣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審美享受。試圖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生活、社會、宗教、科學、文化等方麵的知識,構成了求知動機。出於獲得某種人生啟迪、精神鼓舞或道德教育等目的而進入文學活動,形成受教動機。為學習作家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和技巧而進行閱讀,構成了借鑒動機。批評家試圖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獲得對文學規律更深刻的認識,對文學作品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演繹,則構成了批評動機。此外,出於某種欲望的替代性滿足、從眾心理等都會構成不同的接受動機。上述接受動機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往往交叉重複、相互轉化。獲得愉悅是絕大多數讀者閱讀文學作品的初始動機,但在文學接受的過程中讀者的動機往往會潛移默化地發生轉換,相互交織。比如,許多讀者初讀長篇小說《西遊記》的時候,往往是被小說中的傳奇人物和他們的傳奇故事所吸引。書中師徒四人經曆的九九八十一難、與各路妖魔的鬥智鬥勇、他們各自的鮮明個性特點等,使讀者手不釋卷、沉浸其中。而實際上,讀者在這個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走進作者精心構築的藝術世界,去感受這些故事後麵真正的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這樣,盡管他們是從娛樂的接受動機出發,實際上也在無形中受到了教育,接受動機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生了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