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作品的起源論中,以下幾種學說都傾向於認為文學的發生與人的精神世界關係密切。
(一)遊戲說
遊戲說的代表人物有德國哲學家康德,德國作家、哲學家席勒以及中國著名學者王國維。
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寫道,生命是感性衝動的對象,形象是形式衝動的對象,但一個人既有生命又有形象,還不能成為“活的形象”,因為在兩種衝動之間還要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集合體,將這兩種衝動統一起來,才是活的形象,即最廣義的美。席勒認為,這個活的形象是遊戲衝動的對象,所以“隻有當人是完全意義上的人,他才遊戲;隻有當人遊戲時,他才完全是人”,因為隻有“遊戲”時,人的雙重天性才能同時發揮。可見,在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中,“遊戲”的概念也已完全不同於生活中的遊戲,在這裏,“遊戲”已經成為席勒謀求“人性完整”的一種方式。在此,藝術創作直接與生命狀態相統一,也被賦予了活的生命。
王國維的遊戲說更多旨在從功利主義中脫身而出,尋求一種超功利的文藝思想,他認為文學的功用遠遠不止為己求私,更在於為天下蒼生代言。他在《人間嗜好之研究》中寫道:“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學、美術,亦不外勢力之欲之發表。希爾列爾既謂兒童之遊戲存於用剩餘之勢力矣,文學美術亦不過成人之精神的遊戲。故其淵源之存於剩餘之勢力,無可疑也。且吾人內界之思想感情,平時不能語諸人或不能以莊語表之者,於文學中以無人與我一定之關係故,故得傾倒而出之。易言以明之,吾人之勢力所不能於實際表出者,得以遊戲表出之是也。若夫真正之大詩人,則又以人類之感情為其一己之感情。彼其勢力充實,不可以已,遂不以發表自己之感情為滿足,更進而欲發表人類全體之感情。彼之著作,實為人類全體之喉舌,而讀者於此得聞其悲歡啼笑之聲,遂覺自己之勢力亦為之發揚而不能自已。”[4]這種觀念將文學的非功利性推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並借此找到了藝術創作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