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亥後國粹派的落伍
1912年2、3月間,《國粹學報》正式停刊[1]。其最後一期即第82期上同時刊出了國學保存會的《擬推廣本會之誌願》及《古學匯刊略例》兩文。前文寫道:
今者清帝退位,漢德中興,海內識微之士,多謂本會為精神革命之先河,同人等固未敢自居文字之功,然硜硜自守,抱其素誌,毋敢少渝。中間雖屢經官家之注目,始飴以金資,繼加以威嚇,同人不為少動中止,乃延一線至今日。際茲民國成立,言論結社得以自由,同人等固當不懈而益勤,思以發展其素抱。
它擬定的“推廣條例”包括:一刊印先哲遺書;二《國粹學報》停刊,另組《古學匯刊》;三設古物流通處、金石采訪處及古學研究所;四推廣藏書樓;五設考古展覽會。《古學匯刊》由繆荃蓀為總纂,鄧實仍為主任。定每兩月出一編,分上、下二篇,刊前人遺著與近人新著,“宗旨在發明絕學,廣羅舊聞”[2]。但實際上,所謂“推廣本會誌願”並未實現,《古學匯刊》從1912年6月至1914年8月,共出12編24冊後,也告終絕。
國學保存會最初的設立,目的本在於“陰謀借此以激動排滿之思潮”,清廷既覆,它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可以說,迄1912年初《國粹學報》停刊,國學保存會也實告壽終正寢。如果說當年國學保存會與《國粹學報》的成立,是清末國粹派和國粹思潮崛起的標誌;那麽其時二者的中絕,則是宣告了它們的終結。其後,國粹派風流雲散,雖有“南社”[3]仍在發展,但物換星移,其存在已非原來的意義。
從總體上看,辛亥後,緣於資產階級共和國和“借國粹激動種性”美妙理想的破滅,國粹派多由先前慷慨悲歌、壯懷激烈的弄潮兒,漸歸於寧靜、消極和頹唐。劉師培先已變節,不足論;國學保存會和《國粹學報》的主持人鄧實,在上海“以金石書畫自娛,厭倦文墨,無複當年豪興”[4];諸貞壯也“卜居武林,以詩文自娛,嘯傲湖山”[5];黃節雖一度出任廣東高等學堂監督,但不久即退歸北大任教。他有《滬江重晤秋枚》七律一首,記1918年在上海與鄧實久別重逢時的心境,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