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尋味的是,國粹派“夷六藝於古史”所體現的經學思想的轉換,又是通過20世紀初年激烈的今古文爭而獲彰顯的。
但是,主張君主立憲的康有為等人高揭今文經的大旗,而主張排滿革命的國粹派則高揭古文經的大旗,這絕非偶然。它說明,其時國粹派倡大古文經及其與康有為今文經學派的對立,不能單純歸結為傳統的學術上的分歧,而應當看到其更深刻的動因,卻是植根於現實的革命派與立憲派間尖銳的政治鬥爭。
眾所周知,今古文爭是曆史上的一樁公案,但20世紀初年,康有為、廖平、皮錫瑞等人與國粹派間的今古文對立,與戊戌前相較,已不可同日而語。古文經學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長久踞主導地位。它原服務於封建統治,不言自明。清代今文經學派重新崛起,借助今文經長於風議的特點,宣傳變異與經世思想,為經學帶來了新生機。尤其是康有為高揭“孔子改製”的大旗,以公羊“三世”說附會西學新知,推進戊戌維新運動,更使今文經學的正麵的社會效應得到了充分的展布。但是,隨著戊戌維新迅速失敗,今文經學社會效應的正負麵價值,此消彼長,開始發生逆轉。特別是康有為固守“孔子改製”說,其消極的負麵價值,更日益顯露出來。這表現有二:一是發展了公羊家的神秘主義,尊孔子為百代教主,主張日趨荒誕,窒息了思想活力。這一點甚至連其弟子梁啟超及黃遵憲都不願苟同;[1]二是自1902年後,公羊“三世”說實已被康作了重新詮釋。他說,《春秋》分據亂、升平、太平之世,即君主專製、立憲、民主之法,“必當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則必大亂”[2]。中國正處於由據亂向升平過渡之時,民主絕不可行。不僅如此,他還強調:“中國之治教,遂以據亂終,漁流斷港,無由入於升平太平之域”[3]。由於升平、太平之世被判定不可企及,中國不出據亂世,所以康專講“撥亂”,即加強亂世君權的重要性。[4]要言之,隨著康有為由一個“拉車子前進”的改革者,退化為“拉車屁股後退”的保皇派,其原先力圖“推陳出新”的今文經學和“孔子改製”說,實蛻化成了自己政治上堅持君主立憲和反對革命的工具了。其時許多革命黨人也已經指出了這一點。例如,無俚在《孔子非滿洲之護符》[5]一文中就指出,康有為諸人無非借公羊說“以為胡虜藏身之固”。他說:“虜廷以革命風潮起於新學,遂尊孔子為上祀,冀以君臣之義鉗製之”,而康有為諸人“亦附會春王正月之文,以阿虜廷所好,不悟革命二字即出於孔子易傳,而尊周攘夷,春秋並著其義,周王可尊,未聞虜王之可尊也”。隻是他們缺乏經學的功力,無法與康有為諸人同時在學術領域爭鳴駁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