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一、“夷六藝於古史”

字體:16+-

何謂“經”、“經書”?盡管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經學的規範,幾千年來皓首窮經者不可勝數,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白虎通義》釋“經”為“常”,即常道、不可更易的公例;《說文》訓為直線,即“經”皆直言、真理。二者意相仿,都是為聖化《六經》而作牽強附會的引申。清末今文家更稱《六經》為“萬世教科書”,“經”與“經書”,仍不脫聖化。從總體上看,國粹派的共識,是要讓神聖的經學,返璞歸真,歸於俗化。

章太炎與劉師培都認為,釋“經”為“常”、“徑”,是後人的引申,而非其原始的本義;但具體解說,各有不同。章說,“經本編絲綴屬之稱”[1]。古以竹簡成書,不能不靠編絲綴屬,經的原意就是用繩線貫聯的意思。譬如,浮屠書稱修多羅,直譯為線,譯義為經,也是因為它是借貝葉為書,故須用線連貫。章強調經的原意是指借絲繩編貫竹簡成書的動態過程。劉師培則從語言文字學的角度,強調“經”字是源於對治絲的借喻:“蓋經字之義取象治絲。從絲為經,衡絲為緯,引申之則為組織之義”。上古“字”訓為“飾”。學術借口耳相傳,《六經》作為上古的書,為便於記誦,其文奇偶相生,聲韻相協,“藻繪成章,有參伍錯綜之觀”。古人緣是假治絲縱橫喻其文為“經”。所以,用文言的古書皆稱經,“以與鄙詞示異”[2]。章、劉的具體解說雖有差異,但在根本上卻是一致的:“經”字的本義,隻在突出對古代書籍的形體和語言文字結構外在特征的直觀描摹,並不蘊含如同後人所引申的褒揚的意義。

此種見解較之訓“經”為“常”與“直”,不僅更加通俗、形象,而且注意到經書的出現,在曆史上有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劉師培認為,《六經》之名始於三代,但其起源甚古,至少可以溯到伏羲。伏羲仰觀附察,首作八卦,“後聖有作,遞有所增”,合為六十四卦,借以施政布令,備物利用,是為《易經》之始;太古之君,左史記言,右史記動,言為《尚書》,動為《春秋》,是為《書經》、《春秋經》之始;“在心為誌,發言為詩”,歌謠必始於太古。虞夏以降,已有采詩之官,借詩歌以觀民風,是為《詩經》之始;樂舞始於葛無,伏羲、神農皆有樂名。到黃帝時已發明六律五音之用。其後帝王易姓受命,均作樂示功。“音樂之技,代有興作”,是為《樂經》之始;上古蒙昧,聖王既出,本習俗以定禮文。唐虞時,“以天地人為三禮,以吉凶軍賓嘉為五禮”。降及夏殷,代有損益,是為《禮經》之始。不過,劉師培強調,《六經》雖然範圍了上古學術,但其真正成篇,卻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歲月:“特上古之六經,淆亂無序,未能薈萃成編,此古代之六經所由殊於周代之六經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