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曆史的發展過程,也就是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過程。所謂近代化,就其深層的內涵而言,實指國人的心理結構、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的近代化。國粹派的倫理思想,在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上,不僅批判了主張綱常名教和“存天理,滅人欲”的封建舊倫理舊道德,而且極力提倡“群重己輕,舍私為公”的新道德,並強調通過共和革命的社會變革,為造就國民“完全人格”[1]和建立“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新型的社會倫理關係,開辟道路。顯然,國粹派的倫理思想,究其命意所在,既是要助益現實的共和革命,同時,也即是體現了對中國社會近代化的執著。
[1]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第1冊,第31課,見《劉申叔先生遺書》,第64冊,寧武南氏鉛印本,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