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派既以複興中國文化為己任,自然是痛感於傳統文化的衰敗。他們指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其一,學術的衰弊。
國粹派認為,土地、人種構成一國的“質幹”,“其學術則其神經也”[1]。所以,學術為立國之本,中國文化的衰弊,主要也就在於學鮮實用,學術湮沒。其中,漢、宋學之無實無用,是其禍本:漢學滿足於繁瑣的考據,“攈摭細微,剿襲成說,叢脞無用”;宋學複空談心性,“禪寂清譚,孤陋寡聞,閉聰塞明”。二者不僅無補於國事,且毒化了國學,不足稱之為“學”。所以,“近三百年之天下,謂之適於無學之世可也”[2]。作為一國“神經”的學術既湮沒不彰,中國文化岌岌可危,自然是無可掩飾的了。
其二,民智、民德、民力的低下。
在國粹派看來,一國文化的興衰,還集中反映在國民的素質上。“必其民有文明之資性,而後享食文明之幸福,得保其迤演不替,其運彌長”[3]。如果說,學術的衰弊還僅限於士大夫階層;那麽,與西方相較,民智、民德、民力的普遍低下,則是在全體的意義上,反映了中國文化的衰微。
文明社會的進化,不在“腕力”,而在“汽力”;不在“兵戰”,而在“腦戰”;不在少數貴族士大夫,而在多數之國民[4]。民智則國富而強,民愚則國貧而弱。泰西之民,“神智飛揚,精神充足”,“聰明智慧之民也”,所以“其社會之內,光華美麗,如錦如霞”;而泰東之民,“愚魯頑頓,誌識卑下,其德慧術智,遠遜歐美”,所以“其社會之內,陰暗淒慘,愁雲遍結”。西強而東弱,要在於“其一智一愚”。此種民智上的差距,從東西方士、農、工、商即學術與社會生產素質上最能反映出來:“彼以巧,而我以拙;彼士以科學,農以新器,工以汽機,商以計學;而我士以白卷大折,農以天時,工以手足,商以命運”。無怪乎,中西相遇數十年,言“兵戰”、“農戰”、“工戰”、“商戰”,中國無往而不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