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國學”、“國魂”是國粹派借以文化運思最基本的概念。要理解國粹派的文化觀,不能不對其內涵及其內在聯係,首先作一番考察。
國粹一詞雖傳自日本,但如黃節所說,“名從主人,物從中國,吾有取於其義雲爾”[1]。國粹派所講的國粹,自然與日本不盡相同。然而,何謂“國粹”?國粹派對此並無統一的界定;但綜觀其主要代表人物的見解,約有三種層麵的含義:
其一,廣義上泛指中國的曆史、文化。鄧實《國粹學報發刊辭》說:“綜百家之長,以觀學術之會通……月出一編,顏曰國粹。”[2]是報主要內容,分為“社說”、“政篇”、“史篇”、“學篇”、“文篇”、“叢說”、“撰錄”。“國粹”顯然具有涵蓋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廣泛意義。章太炎說得更具體:“國粹”就是曆史,“這個曆史,是就廣義說的,其中可以分為三項:一是語言文字,二是典章製度,三是人物事跡。”[3]但是,這是在強調忘卻曆史與文化的民族無自覺,“即為他民族淩轢,無以自存”[4]的意義上,將中國的曆史文化認作“國粹”;包括章太炎在內,國粹派並不認為曆史上的一切皆是“粹”。所以,章太炎說,“國粹誠未必皆是”,“義有是非,取是舍非者,主觀之分;事有細大,舉大而不遣細者,客觀之分”[5]。在這裏,“研求國粹”,便成了研究中國曆史、文化的代名詞了。
其二,指中國文化的精華,即在“粹”的本來意義上,將“國粹”界定為適合現代中國需要不分中外的一切有益的文化。黃節對此一層麵含義的表述,最為完整。
黃節力圖從思辨的意義上,給國粹作出宏觀的界定。他認為,不能拘泥於“一名、一論、一事、一物、一法、一命”,去界定國粹;應當從總體的把握上,去體認民族文化的精華所在。他說:“發現於國體,輸入於國界,蘊藏於國民之原質,具一種獨立之思想者,國粹也;有優美而無粗觕,有壯旺而無稚弱,有開通而無錮蔽,為人群進化之腦髓者國粹也。”[6]“國粹”是助益民族進化、賦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精華。它不是可供人摩挲的具體現成的曆史遺物,而是如同彌漫於空氣中的水分,溶解於水中的鹽分一樣,蘊含在中國漫漫的曆史與文化的長河之中。這就決定了所謂“國粹保存”,不是對某種一成不變的傳統事物的僵直固守;而是表現為對曆史文化的一種縝密的科學研究的過程,即由“研究”而“區分”,由“區分”而“變化”,由“變化”而“致用”,最終達於“保存”。這猶如“天演家之擇種留良”,“以研究為實施之因,而以保存為將來之果”。[7]“言國粹者,先研究而不先保存,其所以執果求因者,如是乃公例也。”[8]值得注意的是,黃節還特別強調指出,不能把“國粹”等同於“本我國之所有”。他以移植的嘉木煥然秀發為例說,新花異草“雖非前日之所有,而要之有是地然後有是華,不得謂非是地之華也。是故本我國之所有而適宜焉者國粹也,取外國之宜於我國而吾足以行焉者,亦國粹也”[9]。這就是說,“國粹”的本質在於“粹”,而非在於“國”,隻要適於當今中國之用,無論是“發現於國體”即為本國所固有,抑或是“輸入於國體”即為外國所輸入,均可稱之為“國粹”。這與十多年後,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所說的下麵一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是耐人尋味的:“吾人之於學術,隻當論其是不是,不當論其古不古,隻當論其粹不粹,不當論其國不國,以其無中外古今之別也。”[10]黃節的國粹論,透露著辯證法的氣息,無疑是反映了清末國粹派的勃勃生氣。這一點恰恰是長期以來為人們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