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日兩國先後都出現了國粹派和國粹思潮,這是耐人尋味的。較比二者的曆史機緣,又是全麵認識國粹派所必需的。
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中日兩國都陷入了遭受西方侵略的境地,麵臨著爭取民族獨立的共同命運。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主義的崛起有力地製約著本國文化思想的發展,顯然是兩國最鮮明的共相。政教社諸人要求警惕“歐美民族主義的陰險麵”和喚起“日本民族對國家獨立自主的信念”[1]。近代中國的命運比日本更為悲慘,尤其是剛剛經曆過八國聯軍的浩劫,中國國粹派的民族危機感自然更為強烈。所謂“四夷交侵”,“風雨如磐,雞鳴不已”,中國國粹派的崛起,首先也是誌在為喚起國人民族獨立的意識而呐喊。
同時,中日兩國輸入西方文化,均已曆數十年之久,而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醉心歐化”,即全盤否定固有文化的傾向。誌賀重昂等人指責政府的“歐化政策”、“毀民亡國”,強調要在尊重日本民族性的基礎上,實現東西洋文化融合。無獨有偶,中國的國粹派也反對“醉心歐化”。章太炎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即批評說:“近來有一種歐化主義的人,總說中國人比西洋人所差甚遠,所以自甘暴棄,說中國必定滅亡,黃種必定剿絕。因為他不曉得中國的長處,見得別無可愛,就把愛國愛種的心,一日衰薄一日。”[2]他們主張,以中國為“主觀”,以西方為“客觀”,將歐化與國粹融合起來,借此振興中國文化。中日的國粹派,都執著追求保存和發揚民族文化的個性;他們理想化的國粹主張,都反映了各自民族主體意識的覺醒。
如果說,民族主義的崛起和對東西洋文化的反思,是兩國國粹思潮湧起相類的曆史機緣;那麽,此種曆史機緣的歧異性顯然多於其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