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作品選·西方卷(下)(第2版)

布爾加科夫

字體:16+-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1891-1940)是20世紀著名俄羅斯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品有《不祥的蛋》《狗心》《大師和瑪格麗特》,劇本《圖爾賓一家的日子》等。

《大師與瑪格麗特》以魔王沃蘭德一行在莫斯科試驗人心的故事為主要線索。文聯主席伯遼茲之死、詩人伊萬精神失常、作家“大師”從精神病院中獲救、火燒莫文聯,釋放束縛千年的彼拉多等事件都由這條線索引發。此外小說中還有兩個與主線並行交錯的支線:彼拉多與耶舒阿(即《聖經》福音書中的耶穌)的故事;以及大師與瑪格麗特的戀情。三線索彼此交織,時間跨越2000年,各種現實和非現實空間隨意出入,小說在奇譎的幻想中重塑了怪誕的現實,對社會和人生表達了深刻的批判。

選文中的片段是小說第一章“千萬別和陌生人說話”。故事發生在蘇聯時期,莫斯科文聯主席柏遼茲批評詩人伊萬。他旁征博引地從神話學、曆史考證、文獻學的角度教導他,耶穌純屬傳說或捏造。正當伊萬聽得五體投地之際,撒旦以外國客人的身份插入談話,繼續對耶穌存在與否進行探討。他看似十分驚訝莫斯科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還講起耶穌在彼拉多麵前受審的故事,之後聲稱當時他“一直在場”,隻是“沒有公開露麵”。然後又提出所謂上帝存在的第7項論證,即魔鬼(也就是他自己)的存在。第二章即撒旦魔幻般重現2000年前猶太巡撫彼拉多審判耶穌的情景。接著魔鬼的預言實現,柏遼茲死於車禍,伊萬這位無神論者拿起大蒜追捕魔鬼……文中一係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情節就此拉開帷幕。在無神論社會的主流背景下,布爾加科夫的筆觸敏銳地捕捉到耶穌和撒旦的題材的力量,將他們導入當下,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深入現實的奇幻旅行,從中引發了永恒的德性和價值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