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海勒(1923—1999),美國黑色幽默小說流派的代表作家,以其反戰諷刺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獲得世界聲譽。
《第二十二條軍規》共42章,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紮在地中海皮亞諾薩島(虛構的島名)上的一個美軍空軍大隊經曆的戰爭與死亡故事。小說中貫穿始終的一個人物是約塞連上尉,他對正在進行的戰爭極其厭惡和恐懼,一心想盡快完成飛行任務後回國。但他的上司——飛行大隊指揮官卡思卡特上校為邀功請賞,任意增加飛行次數,從最初的25次一直增加到70次以上。在沒完沒了地執行轟炸任務中,約塞連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於是想方設法逃避飛行。他裝出肝病、神經病等各種病症住進醫院,向中隊的食物裏加入肥皂,引起大家腹瀉,脫光衣服倒退著走路,篡改預先製定好的轟炸線路以拖延飛行時間,在飛行途中臨陣返航……然而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在第二十二條軍規的巨大**威下,他不得不一次次重返天空。最後,約塞連在被逼到忍無可忍之時,受戰友的啟發,決定當一個逃兵,開小差逃往中立國瑞典。
《第二十二條軍規》展現了巨大的批判現實社會的功能,它借戰爭這樣一種極端的生活形態,暴露了資本主義統治集團的腐敗及給社會帶來的有組織的混亂和製度化的瘋狂。海勒通過對一連串事件的描述,成功地勾畫出兩類人物的性格:掌握權力者和權力的犧牲品。本書所選第11節中。布萊克上尉一心想躋身統治集團,他發起的宣誓效忠運動帶有專製統治機器運作的顯著特征。本書所選第31節中,丹尼卡醫生被當成死人的鬧劇,則反映了權力犧牲者的可悲命運。推而廣之,小說還是對整個西方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一種隱喻,意在揭示現代西方社會的荒誕與扭曲,其內涵遠遠超出了戰爭的範疇,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人生存狀況的深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