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作品選·西方卷(上)(第2版)

薄伽丘

字體:16+-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是文藝複興時期著名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生長於文藝複興的搖籃佛羅倫薩,出生市民階層,早年詩作大多模仿中世紀騎士文學。他寫作的《十日談》淋漓盡致地描摹了世間百態,表現了很強的新時代精神,被意大利學者譽為“人曲”,與但丁的《神曲》並舉。

1384年意大利瘟疫流行,4個月裏佛羅倫薩居民死亡過半,薄伽丘逃過一劫之後感受到生命的珍貴,開始寫作《十日談》這部短篇故事集。故事的楔子描述了佛羅倫薩大瘟疫期間,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整座城市。為了躲避瘟疫,7位年輕美麗的小姐和3位英俊青年帶著仆人離開佛羅倫薩,來到郊外一座別墅裏。這裏環境幽雅,備有美酒,10個年輕人在一起彈琴唱歌,快樂地生活了10天。他們約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10天共計100個故事,由此得名《十日談》。在中世紀,死亡是一個具有很深寓意的主題。教會慣於提醒人們現世生活是短暫的,死後的生活才是永恒的,所以人應該關注必死的命運,為了靈魂的永存輕看塵世。但是城內的瘟疫和別墅中的美好青春這一組強烈的對比,隱喻了人們雖然麵對死亡,因當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享受現世的美好和快樂。因此,在100個故事中,愛情和詭計占有很高比例。

《十日談》使用意大利的托斯卡尼方言寫成,以文學古典名著為典範,吸收了民間口語的特點,語言精練流暢,俏皮活潑,描寫人物簡潔有力、微妙盡致。其中許多故事是作者根據曆史事件、中世紀逸聞趣事、《一千零一夜》《七哲人書》、法國寓言和街談巷議等改編而成。選文為第一天的第二個故事,俗稱“楊諾勸教”,集中攻擊了教會的腐化墮落。在這個故事中,薄伽丘絕妙的諷刺技巧,簡潔的敘事手法,以及描摹人物的功力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故事的篇幅雖然短小,卻一波三折,結局尤為出乎意料。和《十日談》中絕大多數故事一樣,“楊諾勸教”鮮明地表現了薄伽丘的道德觀與愛憎。楊諾和亞伯拉罕兩人真摯的友情,善良正直的人品都給人留下了較深的印象。重要的是為人的真實品性,而不是修士的外衣,或者誇誇其談的論調,薄伽丘用一個趣味橫生的故事,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道德諷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