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學方法,象征就是用簡單的感性物象對深奧或抽象意蘊的暗示。而作為文學思潮,象征主義出現在19世紀50年代,奠基人是波德萊爾。60年代以後,被稱為“象征主義三劍客”的魏爾倫、蘭波和馬拉美相繼登上詩壇,從不同方麵發展了波德萊爾的美學思想和創作傾向,成為象征主義的代表。
保羅·魏爾倫(1844—1896)私生活頹廢,但內心充滿求索的彷徨和痛苦。他一生發表過16部詩集,第一部《感傷集》(1866),寫充滿敏感的心靈預感到的不幸和憂傷,藝術上富於音樂的暗示性。這部集子有較明顯的波德萊爾的影響。第二部詩集《華宴集》(1869)開始獲得獨特的個性,其中第一首《月光》是典型的象征主義詩歌。詩集《無題浪漫曲》(1874)是其創作的高峰,是時他個人生活陷入低穀,詩中回旋著倦怠、淒切、感傷的調子。1881年出版的《智慧集》,充滿懺悔情緒和宗教神秘色彩。魏爾倫聲稱象征主義是詩走向純藝術——音樂的必然旨歸,隻有音樂才體現著詩歌的本質。在象征主義詩人中,他的詩作旋律流暢婉轉,體現出明朗與朦朧相結合的詩風。
阿爾圖爾·蘭波(1854—1891)是詩壇怪傑,15歲開始創作,20多歲便告別了詩壇。代表作是長詩《醉舟》(1871),以一條醉船象征人的精神狀態,詩中創設了許多神異怪誕的意象。另外,他還寫有不少散文詩,詩集《地獄一季》(1873)甚為有名。蘭波的詩歌將真實、幻覺、錯覺融為一體,畫麵迷離朦朧。
斯特凡·馬拉美(1842—1898)是個苦吟詩人,作品最為艱澀。他畢生追求藝術的完美,但又痛感完美之難尋,這種苦悶心情在早期的《窗子》(1866)、《蔚藍的天》(1866)等詩中就有所表現。著名長詩有《希羅多德之歌》(1869)和《牧神的午後》(1876)。後者寫牧神午睡醒來,辨不清楚夢中見到的山林水澤女神是真是幻,意境迷蒙,含義晦澀。詩人最後一首詩《骰子一擲絕不會破壞偶然性》(未完,1897),幹脆打破詩歌的傳統排列形式,將詞組零亂擺放,留出大片空白,字體大小不一,完全取消標點,意義更加晦暗不明。馬拉美是重要的象征主義理論家,提倡所謂“純詩”。晚年,他在家設壇講詩,20世紀法國後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保爾·瓦萊裏(1871—1945)便是當時其眾多入門弟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