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史(下冊)

三、唯美主義

字體:16+-

“為藝術而藝術”,乃唯美主義的理論綱領。唯美主義的要旨,首先在於強調藝術的純粹性,認為藝術“旨在求美”,所以“為藝術而藝術”實質上是為美而藝術;其次,在於倡揚藝術的獨立性,否定藝術秉有政治、道德、認識等任何功利目的,認為一切有用的東西都與美無涉,都是醜的。

作為總體藝術觀念形態的唯美主義,其形成過程複雜而又漫長:其基本的話語範式奠基於18世紀德國的古典哲學,其最初的文學表達形成於19世紀初葉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其普及性傳播的**則在19世紀後期英國頹廢派作家那裏達成。唯美主義藝術觀念之形成和發展在時空上的這種巨大跨度,向人們展示了其本身的複雜性。

如果願意,像對待所有觀念一樣,人們完全可以將“為藝術而藝術”的觀念萌芽一直上溯到西方文化的源頭——古代希臘。但毋庸置疑,這一觀念的直接理論淵源卻是德國古典哲學。隨著美學在德國古典哲學中越來越成為一個獨立建構的哲學知識領域,唯美主義之藝術自律的觀念開始形成。從18世紀末首先在德國開始流行的這一觀念,將藝術活動理解為某種不同於其他一切活動的活動;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各種藝術從日常生活的語境中被抽離出來,被設想為某種可被當作一個整體對待的東西。作為一個無目的創造和無利害快感的王國,這一整體與社會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期間,康德(1724—1804)與席勒(1759—1850)“審美不涉利害”“審美不涉概念”“審美隻涉形式”等美學創見無疑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1790)中對審美活動的論述,出發點依然未能超出把人的心理功能劃分為知、情、意三個方麵的傳統思維套路。“知”就是認知功能,它的活動空間是知識的區域;“意”就是意誌的功能,它的活動空間是道德與倫理的區域;“情”就是情感功能,審美活動就是其活動的區域之一。康德劃分審美活動邊界的邏輯便由此而起。他認為審美判斷不同於認知活動。認知活動是一種定性判斷,它的對象是事物的客觀屬性,其結果是獲得概念知識;而審美活動屬於反思判斷,它隻涉及事物的形式而不涉及其內容意義,其結果僅僅是一種主觀的情感。與之相似,康德還進一步把審美活動與功利性活動劃分開來。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隻涉及事物形式的靜觀行為,而功利性活動則是一種關乎事物的具體存在的實踐行為。概而言之,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既不涉及事物的具體存在,也不涉及具體的實踐行為;因此它既不是一種認識活動,也不同於功利的以及道德的活動,而僅僅是一種隻涉及事物的形式、隻涉及主觀的情感的靜觀活動。這樣,康德就從審美論的角度在人的總體活動這一層麵上把審美活動與其他活動分割開來,從而確立了其獨立的界域。值得強調的是,康德無論是從審美論角度還是從創作論角度去確定審美活動的獨立區域時,都是把審美活動與其他活動並置於同一個層麵之上。另外,康德還強調審美活動中理性因素的參與作用。康德稱:藝術甚至也和手藝不同,前者可以叫作自由的藝術,後者可以叫作雇傭的藝術。我們把前者看作好像它隻能作為遊戲,即一種本身就使人快適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結果;而後者卻是這樣,它能夠作為勞動,即一種本身並不快適而隻是通過它的結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強製性地加之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