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電影業
印度是一個龐大的電影王國,全印度擁有近100家電影製片廠, 1. 3萬家電影院, 500多種電影雜誌,電影從業人員30多萬人,年耗資約30億美元。這些數據表明,印度不愧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電影王國”和“東方好萊塢”。
1.印度電影特點
印度電影的發展與世界電影的發展同步。1896年7月7日孟買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影片。此後10年的印度影片以紀錄片為主。1913年D. G.巴爾吉的《哈裏什昌德拉國王》是印度人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影片取材於印度神話故事,受到觀眾的歡迎。這部影片為印度電影事業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以後印度影片的形式、內容和表現手法提供了具體的模式。因此,巴爾吉贏得了“印度電影之父”的讚譽。
早期印度電影從民族神話、曆史故事、民間傳說中取材,成為印度電影的一個傳統。它的缺陷是導致了以後印度電影回避現實、沉迷虛幻人生的創作特點。
印度電影從有聲片產生以來,一直有載歌載舞的特點。有“一個明星,三個舞蹈,六首歌曲”的說法。歌舞是印度電影與世界其他電影的最顯著區別,成為印度電影的民族化表征。當代,印度歌舞片或愛情神話片占影片總量的90%,觀眾主要是相對貧窮和文化程度較低的人。歌舞片特色是由印度國情決定的。印度廣大農村地區是電影的主要市場,印度人主要通行的語言有20多種,方言很多。歌舞片減少了普通觀眾看電影的語言障礙,成為印度觀眾觀看電影的欣賞習慣。一般影片連歌帶舞都在3小時左右。
50年代初,印度電影出現轉折,它以《流浪者》為標誌,不再是邊唱邊跳,而是表現嚴肅的社會話題。《流浪者》顯示了印度電影新的風格和技術水平,影響了50年代中期的新電影。
50年代中期西孟加拉邦湧現出一批青年導演,他們舉起“新電影”的旗幟,指出“電影不是低級水平的娛樂形式,而是一種嚴肅的表現手段”,強調“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室內布景和多拍外景,選擇與人民密切相關的題材”。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是薩蒂亞吉特·雷伊和姆裏納爾·森,雷伊導演的第一部“新電影”影片《道路之歌》(1955)向觀眾展示了孟加拉邦農村生活的真實圖景,獲第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人權證書獎”和其他6項國際電影獎,成為印度電影史上罕見的範例。雷伊的20多部影片絕大多數都獲得了成功。姆裏納爾·森的作品絕大多數表現印度社會的貧困、剝削、政治事件和階級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