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國電影業
德國電影曾經有過輝煌的曆史,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衰落,直到20世紀60年代再次興起。德國電影在艱難的危機中發展。
20世紀20年代德國興起的表現主義電影運動在世界電影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代表導演作品有弗裏茨·朗《大都會》(1927)、茂瑙《吸血鬼諾斯費拉圖》(1922)和《最卑賤的人》(1924)。
1933年,納粹上台,掌管了德國電影工業,幾乎所有有才華的導演都離開了德國,電影沒有得到發展。納粹統治期間,隻有裏芬斯塔爾的兩部紀錄片《意誌的勝利》(1935)和《奧林匹亞》(1938)產生了世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是戰敗國,電影工業一片廢墟。
50年代,聯邦德國政府提供“聯邦保險”資助電影的發展。但是影片的藝術性不高。受電視普及的影響,電影業萎縮。
1962年2月28日,在德國奧伯豪森第八屆聯邦德國短片節上,一批青年導演聯合發表《奧伯豪森宣言》,提出“創立德國新電影”。他們認為舊電影已經死亡,要創造的電影應該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奧伯豪森宣言》是聯邦德國戰後電影史上的轉折點,拉開了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序幕。
新德國電影運動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持續了20年。新德國電影運用各種手法革新傳統電影,以電影的敘事方式關注曆史、思考現實,曆史創傷和戰後德國重建交織展開,電影審美價值與大眾觀賞性有機統一。新德國電影湧現出四大導演:維爾納·赫爾措格、福爾克·施隆多夫、維姆·文德斯和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1982年法斯賓德早逝,成為新德國電影運動衰落的標誌。20世紀90年代兩德統一,但是電影業出現危機,德國觀眾對國產電影不感興趣。德國影片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是導演過於強調電影的純藝術性,電影色彩晦暗、注重心理描寫、偏愛表現人性的扭曲方麵,忽視了電影的觀賞性和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