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聽萬裏樂:穿洲越嶺樂旅見聞

卡耐基堂朝聖 見證新曲誕生[1]

字體:16+-

[1] 2006年5月6日,美國紐約。

早於20世紀60年代接觸“古典音樂”之時,卡耐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已是仰之彌高的音樂聖殿。20世紀80年代看到1947年拍攝以卡耐基音樂廳為背景的音樂愛情故事電影《樂府春秋》(Carnegie Hall),世界頂尖音樂殿堂的感覺就更為強烈。該電影充滿倫理人性的情節固然無比感人,但像海費茲(Heifetz,小提琴家)、莉尼龐絲(Lily Pons,花腔女高音)、魯賓斯坦(Rubinstein,鋼琴家)、萊納(Fritz Reiner,指揮家)、史托高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揮家)等十多位獨當一麵的名家大師活現銀幕,演出世界名曲的迷人風采,就更讓愛樂者數十年仍津津樂道。電影中卡耐基音樂廳的開幕盛典,柴科夫斯基首次訪美,親自指揮紐約愛樂樂團,演奏他自己的《第五交響曲》的“曆史性”畫麵,就更是長久以來,直到今日仍然在腦海中難以磨滅的鏡頭。(電影中的柴科夫斯基當然是另一位指揮家)。

樂評座位安排 仍然保持“傳統”

事隔20年後首次到訪紐約,竟然機緣巧合,得臨此一音樂聖殿,聽到奧菲斯室樂團(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的音樂會。頗有夙願得償的興奮!

2006年5月首次到訪紐約,事前完全沒有要到卡耐基音樂廳朝聖的心理準備。抵達紐約後,聯絡到中學時的學長李正欣,在她安排下,機緣巧合地有了第一次卡耐基音樂廳的朝聖之行。

當日(5月6日)下午看完大都會歌劇院亨德爾的歌劇《洛德蓮達》(Rodelinda)當晚便到卡耐基音樂廳朝聖。其中有些細節印象頗為深刻,其中一點是音樂廳安排的贈票位置,果然是在堂座中央偏右的走道邊。如此安排,既是音樂廳和樂評人雙方建立默契關係的“傳統”,其中更存在著一定的“學問”。原來紐約報業媒體,特別是“大報”,如《紐約時報》,都極為重視音樂會、音樂劇等演藝評論,音樂會演出後翌日便會刊出相關評論,樂評人往往不會聽“Encore”加奏便退席,趕回家(更多的是到報館)去寫樂評,好能在截稿前將評論寫好發刊,可說是分秒必爭。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廳便很有默契地,將樂評人的座位安排在走道邊,好讓樂評人不用幹擾其他聽眾,隨時退場趕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