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年10月30日,美國紐約。
事隔三年後的2009年重臨紐約,再度到卡耐基音樂廳朝聖,正是萬聖節前夕(10月30日),紐約劇院區街頭節日氣氛漸濃,酒店大堂亦陳列出雕塑南瓜鬼臉的參賽作品,而歡慶熱烈的開心場麵卻已搶先在劇院區邊緣,被視為是世界音樂殿堂的卡耐基音樂廳內出現。在閻惠昌的帶領指揮下,近兩千名中外觀眾興高采烈地揮舞著手中的撥浪鼓,配合著舞台上香港中樂團的演奏,將程大兆的《黃河隨想》帶上**,也為香港中樂團在時隔四年後重臨紐約,首度登臨卡耐基音樂殿堂的音樂會,贏得滿堂知音給予全體起立鼓掌的至高榮譽!閻惠昌三番四次退場謝禮,在掌聲仍然熾熱不息的情況下,加奏了抒情優美的《彩雲追月》和粗獷熱鬧的《將軍令》(彭修文編曲)後,觀眾才依依不舍帶著歡樂的笑臉離場。
充滿歡慶熱鬧 近年原創節目
卡耐基音樂廳的辦事人員亦滿臉笑容地表示,這是音樂廳近年來第二個充滿歡慶熱鬧的音樂會,另一個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到訪音樂會。不過,如非臨場目睹,難免會誤會香港中樂團在這個晚上演奏的會是鑼鼓喧天的熱鬧樂曲。其實,盡管這是卡耐基音樂廳名為“古今回響歡慶中國文化”的藝術節進入第二周的重點節目,香港中樂團選奏的卻是一套全於近幾年間才麵世的原創節目。對紐約的聽眾來說,都全是首次聽到的全新作品,這顯然會和好些人期待的“中國民族音樂”很不一樣。然而,這套融入現代音樂創作技法,呈現色彩豐富多變的現代音響的節目,卻能讓紐約聽眾聽得開心,能贏得每個人的掌聲,這正是紐約作為一個現代藝術之都的明證。理性上的現場觀察做出分析,香港中樂團這次重訪較四年前在紐約林肯中心愛麗斯·杜莉堂的演出獲得更熱烈的反應,包含了好幾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