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5月4日至6日,美國紐約。
對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簡稱MET)的印象主要來自電影中的一些場麵(如《月滿抱佳人》),而印象最為深刻的則是20世紀80年代時由李雲(James Laviene)指揮的大製作,瓦格納的四部聯篇樂劇《指環》的影碟,將大都會歌劇院的劇場空間、裝飾和舞台場麵布景,都通過影音科技,讓從未到過紐約的人亦可以感受到那種輝煌的氣派。
雖然如此,親臨其地時,盡管並無“震撼”感,內心仍然免不了不斷地讚歎。2006年在紐約,逗留了一星期,竟然獲得難得機緣,兩度得以進入大都會歌劇院觀賞,事後卻有點兒矛盾的後悔感覺。後悔的是,在大都會歌劇院看完歌劇後,便有點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慨!但在其他場館,特別是過往看過的歌劇製作,便似乎全都淪為“二流歌劇”了!原因是即使演出水平如何高超,但在場館的硬件上,都難與大都會歌劇院相較,加上一流的營運管理,劇院營造出來的環境氣氛,就更難在其他歌劇院中感受得到。
各種硬件設施 堪稱全球最佳
無疑地,在建立歌劇院傳統的歐洲,有不少外形與內部裝潢均富麗堂皇,且有曆史感的歌劇院,讓人能感受到輝煌歌劇傳統的氣派,MET卻是在這種氣派之上,增添了一種現代感。盡管這種現代感於21世紀的今日看來,已帶有褪色的感覺,那就像是20世紀的“現代音樂”一樣,已是20世紀的了。
就MET的外形來說,正麵的門麵以高大的玻璃窗最為矚目,但造型談不上有何特別,整體隻是一個箱形結構,簡約的線條,但在晚間大堂內輝煌燈光的光芒,從外間看來更加閃爍生輝,這則是以玻璃做門麵的效果。
大都會歌劇院的現代感,除其本身的外形外,其正門麵對的是一個現代的廣場,圓形的噴水池帶來一點現代的動感外,廣場的右邊是紐約愛樂樂團的大本營愛麗絲·杜莉音樂廳,左邊則是紐約市芭蕾舞團的林肯中心國家劇院,都是帶有簡約風格的20世紀建築,這三座構成林肯中心焦點主體的建築物亦成為美國上層表演藝術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