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3年3月3日至11日,英國倫敦、意大利克雷莫納。
隨同香港演藝四重奏去了英國倫敦和意大利的提琴之鄉,被稱為“小提琴麥加”的意大利克雷莫納(Cremona)九天,聽了四重奏的三場音樂會,雖是走馬看花,但歐洲是西方文化重地,所見、所聞、所思,仍深受啟發,深有所得,正是他山之石可攻玉。這次外遊活動,是香港演藝四重奏早一年(2002年)4月中國京滬之行,及7月在香港電台第四台舉行“E計劃”現場直播演奏活動的一項延續。
英意之行演出 “E計劃”的延續
香港演藝四重奏由華裔小提琴家馬忠在美國費城創立,原名新藝術四重奏(New Art String Quartet),在香港重組時仍由馬忠為擔任第一小提琴外,其餘成員包括和他同在香港演藝學院任教的大提琴家王磊,香港管弦樂團分別擔任第一副團長的梁建楓(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首席的範丁。重組後的香港演藝四重奏,除演奏西方經典四重奏作品外,更重要的一項理念是要在21世紀中和作曲家合作,演奏在思維與技法上都超越傳統,將東西方音樂貫聯起來的新風格作品。2002年開始的“E計劃”活動便是在此理念下成功實現的成果。活動包括委約了鍾耀光、麥偉鑄、曾葉發及陳永華四位香港作曲家,為四重奏創作了四首分別加入不同中國樂器於弦樂四重奏中演出的作品。這次英、意之行三場演出,都安排演奏了在香港演藝院任教的麥偉鑄所寫的古箏與弦樂四重奏樂曲《飄色》,便是2002年7月首演的四首作品中最富香港色彩的一首。
四重奏的首場演出由香港特區政府駐倫敦經濟及貿易辦事處安排,於3月4日晚上,在倫敦辦事處大樓舉行,是一次非公開演出,隻邀請和辦事處有關嘉賓及辦事處部分員工欣賞,出席者有五六十人;香港人熟悉的尤德夫人也來了,平日開會的會議室內的會議長桌搬走,就變成一個小型的演奏廳。演奏前還安排了酒會,是一場沙龍社交式的演出,辦事處處長梁建邦和副處長黃珍妮都表示希望借這次活動,在加強辦事處和各方的關係外,亦能讓更多海外人士了解香港在文化藝術上同樣有很高水平;為此,辦事處為來賓設計印發的節目單,於介紹《飄色》的文字中,還特別用彩色印上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的插圖,加強大家對取材於民間風俗的樂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