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2年2月7日至18日,奧地利維也納,德國德根道夫、慕尼黑。
1994年7月首次到訪維也納,並未有機緣去金色大廳朝聖,在慕尼黑聽一場音樂會的機緣亦失去。事隔八年後的2002年歲晚,維也納的街道圖完全無改變,室外的嚴寒和當年炎熱的夏天卻是很大的對比。不過,這次隨同香港中樂團公司化後首次外訪所見所聞,無論是在維也納,還是隨後在德國小城德根道夫和慕尼黑,氣氛都無比熱烈,與室外的寒冰同樣是很大對比的場麵。這些令人難忘的場麵,讓隨團采訪的筆者對外國聽眾欣賞民族樂團的演奏有了很不同的看法。
多方心理壓力 音響帶來困惑
香港中樂團此次德、奧之行,困難其實不少。首先是行程橫跨蛇年到馬年,正是香港人歐遊度歲旺季,機位極度緊張,樂團上下過百人,要分批出發,分批返港,大大增加了行政上的工作。當然,更大的困難是怎樣去克服此行所麵對的心理壓力,以求能演出應有的水平。
心理壓力來自幾方麵,首先是重點演出在世界聞名的維也納樂友協會音樂大樓中的金色大廳(Goldenersaal)。音樂史上無數大樂隊、大指揮家、偉大作品都和這個音樂殿堂關係緊密。在此之前,自1998年開始,在這個大廳舉行過四年的“中國春節民族音樂會”,登臨演奏過的已有北京的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團,珠玉在前,先入為主,都會對後來者構成特別大的壓力。“考牌”的緊張感覺也就自然產生了。
至於外國人能夠聽懂此類大合奏的民族音樂嗎?演出安排在星期日(2月10日,亦正是中國的小年夜)上午十一時舉行,在星期日要到教堂禮拜的城市來說,有什麽聽眾會來聽呢?這些問題,更構成不少懸念。但更大的困惑是在演出前的兩次排練,馬上發覺以音響聞名的金色大廳,對大型民族樂團的音響來說,有欠理想;低音和高音都有消減現象,打擊樂及嗩呐、管等樂器的聲音,往往將彈撥樂掩蓋;不過,音響的敏感度卻很靈敏,為此,較強的樂隊齊奏時,聲音的強度便變得有點誇張,緊促。同時,在舞台上的指揮和樂師所聽到的樂音回響,則較為混濁,此對演奏員的心理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