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六、田野民俗誌的結構框架

字體:16+-

田野民俗誌的框架結構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田野作業的學術史及其發展現狀、田野作業的過程模式理論、田野作業的特殊技術訓練和田野作業個案選例。

第一部分,田野作業的學術史及其發展現狀。在本書的開首,嚐試在20世紀不同時期的“國際化”的環境內,根據我國民俗學田野作業發展的各階段的實際,完成闡述民俗學田野作業學術史發展脈絡的任務。主要以20世紀60年代和進入21世紀為界,以20世紀60年代之前,20世紀60年代之後,與21世紀全麵全球化新時期為三個時段,將民俗學田野作業的學術史做了曆史分野。在這一框架內,論述田野民俗誌的學科地位、理論構架和操作方法,對50餘年來從田野作業視角觀察的中外民俗學研究思潮做係統梳理。這一理論構建,將在多元學術對話中比較,並在民俗學與人類學、社會學、曆史學和比較文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平台上展現,以體現民俗學田野作業本體研究與跨學科綜合研究的密切聯係和發展趨勢。在這一部分中還強調,要發展和鞏固中國民俗學田野作業的理論特色,就要抓住中國口頭傳統與曆史文獻的雙料優勢,將田野民俗誌與文獻民俗誌一道建設。

第二部分,田野作業的過程模式理論。在上述框架之後,繼續構建民俗學田野作業調查研究國家文化中具有主體性特質的那一部分民俗文化現象的學術思想體係生成過程框架。在這一框架中,以民眾日常文化模式、民俗曆史傳承及其社會變遷為核心,對田野作業過程模式的性質和識別、田野關係、田野敘述、田野報告的寫作策略等方麵展開充分討論。論述邏輯的出發點是把民俗學者放到民眾中間去,讓民俗學者在民俗社會環境中,建立學術資料係統,考察民眾,也反觀自己,在雙方達成文化認同的前提下,返回理論層麵,進行民俗文化話語和民俗傳承元素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