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邏輯上說,田野民俗誌屬於民俗學,但從研究上說,也可以倒過來,從田野民俗誌的視角看民俗學,好像用兒子的眼睛看母親一樣。從田野民俗誌的視角看,民俗學始終是有自己的領地的,即“民俗”。它是人類世世代代、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是民族共同體的血緣標記,是習而不察的傳承模式,是一種說話的文化。[1]在古代文明中,它簡樸而淳厚,在現代社會,它故舊而趨新,但無論怎樣,它養育社會的每一個人,誰對它反感,誰就不屬於這個社會。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可以不從事政治、軍事等權力活動,但卻不能不享用民俗;少數人即便掌握國家權力,也有民俗生活。人是不可以不做民俗人,去從事社會百業的。在生命力上,文字文獻和考古文物等會被曆史磨成斷字殘片,民俗卻不然,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和做法。不論在最複雜的社會、還是在最簡單的社會,民俗都恒常存在,乃至於人類就是民俗人類。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以來,民俗學誕生,從此人類看民俗猶如照鏡子,屬於自己看自己一類。同時就像人很難了解自己一樣,人又很難了解民俗。民俗學者不外乎此,你不去做田野,民俗就飄浮在空氣中;你去做田野,民俗就和你迎頭相撞,你卻不見得能把它認個明白,而要頗下一番調查研究的功夫,才能明白自己是誰,民俗是什麽。在這個意義上說,田野民俗誌發現民俗,也發現民俗學者自己。
從田野民俗誌的視角,討論民俗學田野作業,旨在建設民俗學田野作業的現代理論和方法。“田野作業”(fieldwork)一詞,曾指到西方文明以外的不開化社會做實地調查。後來它的工作超越了這個界限,成為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社會學、考古學、曆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紛紛涉足之地。20世紀60年代以後,進入現代方法論時期,田野作業隨之成為具有廣泛意義的理論與方法。然而,比起其他使用田野調查資料撰寫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田野民俗誌還沒有看到,這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民俗學的田野作業就是搜集資料,而搜集方法和內幕,不能為外人道也,所謂田野工作的調查點,也多蒙著蠟染布和叢林亞麻,很難讓外人了解內情,更無法驗證學者資料的可靠程度,也就很難總結出帶有普遍性的理論與方法。一些現代相鄰學科批評民俗學田野作業就是搜集資料,雖然有片麵的地方,但還是有道理的,特別對舊民族誌時期民俗學者搜集民俗的批評意見,無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