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一、成文厚的商人和商業活動資料

字體:16+-

這裏重點談談我們搜集資料的類別和使用原則。

自2006年至今,我們的工作經曆了在北京和山東調查,搜集地方史料、政府檔案、企業管理文件和口述史資料等過程。從結果看,北京民國時期商業史的資料相當缺乏,各種檔案和行政管理文獻也有不少局限,對老一代當事人的訪談幾乎瀕臨中斷的局麵。從使用資料上說,其實我們不可能從曆史文獻和政府檔案中直接獲得所有想要的資料,也不會僅僅通過口述史獲得準確的信息。但是,即使如此,對曆史文獻和政府檔案的利用仍然是必需的,對當事人的訪談也是必要的。從學術考察上看,北京城市政府檔案和現代商戶的具體變動沒有統一樣式,我們也很難追蹤不同工商企業的不同變遷之間的直接聯係。所以,在這種個案研究中,我們還是要抓住特殊問題。成文厚正是具有特殊性的個案。

(一)政府行政管理文獻、口述史和民國報刊

2007年,我們開始與北京西城區文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合作。該區編纂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項目匯編(西城卷)》[3],裏麵記錄了123個傳統行業和工匠的名錄。根據這條線索,我們對北京傳統行業做了調查,目前已完成的有玉器作、鐵作、銅作(佛作);老字號飯莊和茶行等,也包括成文厚。

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成文厚的原因之一,是它位於北京傳統商業中心——西城區西單大街,清末民初至今,這裏一直中小商號密集,政府管理與商號發展的矛盾也比較集中。另外一個比較直接的原因,是該企業領導對老字號的保護比較重視,積極配合我們開展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企業檔案,包括1950年至改革開放後的工作總結報告和企業管理規章製度,原經理劉國樑編製的20世紀四五十年代設計生產的賬簿表單樣本(收入賬表匯單1132種),幾份民國廣告,企業老照片和舊式合同書等,這些資料都相當珍貴。他們還把20世紀50年代老職工介紹給我們,給我們提供了調查訪談的方便[4]。成文厚的口述史資料也有重要價值。在我們的訪談人中,包括在1949年和新中國成立初與劉國樑共事的老經理、公股代表和末科徒弟,他們詳細講述了劉國樑的管理,行業的商業生活和企業改革的變化。此外,我們對其家族企業史的實地調查也多有收獲,劉國樑的後代閱讀了我們所搜集的資料,對我們撰寫的論文交換了看法,還進一步提供了商人家庭的經營奮鬥史和生活細節[5]。我們還曾赴劉國樑的故鄉山東招遠縣孟格莊村調查,他的家鄉親屬提供了劉姓家族企業的曆史信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