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作業時間:2006—2014)[1]
在中國曆史上,有一個大問題,即在國家建立的過程中,國家政府與商人之間關係具有某種重要性。在某些關鍵時期,商人的商業活動對國家政府及其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商人和政府官員的目標不同,但他們也有共同利益,這使他們在某些條件下具有結盟的可能性。現在也有這種情況,21世紀仍在討論政界與商界的微妙關係。
我們擬以北京成文厚為個案,考察民國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初北京商人和商業活動所受到的政府決策的影響,重點考察時段為1942年至1952年,由一個商號的變遷,考察新國家的社會進程模式。主要討論三個問題:商人和商業活動的資料、商人的商業經營能力和管理成效、商人理念與基層政府決策的微觀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嚐試進一步討論城市中小商號變遷的社會趨勢,闡述對中小商號的社會史研究在構建政治史中的價值所在。
成文厚[2],位於北京西城區西單大街139號,1935年在北京始創,原為私人家族企業,源自山東省招遠縣孟格莊村。自晚清至民國時期(1821—1949),該村劉姓農民創建了聲勢很大的書鋪業,主要經營文具紙張和書籍,在國內16個省(市)開辦了“誠文信”和“誠文厚(成文厚)”等著名字號,對內又稱“大書鋪”和“二書鋪”。北京成文厚的創始人為劉國樑,是二書鋪的第三代商人,1909年在山東老家出生,讀過7年私塾,1925年到東北長春和吉林成文厚學徒和做事,1935年到北京,時年27歲。1942年,他吸收現代會計知識,開拓了北京城市賬簿業市場,將北京成文厚的發展帶入了鼎盛期。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成文厚公司首任經理,兼任同業公會副主席。1953年,他在“三反”“五反”運動中被定性為“嚴重違法戶”,離開公職。1980年,成文厚被商業部命名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現在成文厚仍在開業,已有74年的曆史,距其家族企業史也有近200年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