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社火隊除了參加鎮政府的社火遊行,另外還有一條表演路線,在民間悄悄地流動。從訪談看,農民對這種耍兩套社火的表演方式,已經適應了。分析這兩套社火活動的資料,可以對當地民俗環境和民眾思想有一些初步的認識。
(一)表演節目分析
從節目構成看,支持農民耍社火的動力之一,是村落的經濟生活,因此要進行經濟民俗學的分析。
第一項,出彩車。對農民來說,這是政治指標,也是經濟指標。在正月十四的節目單中,有四個村的社火隊沒出彩車。在這四個村中,團莊村、柴焦村和花池渡村是三個貧困村,出不起彩車,總指揮替他們說了一句話,叫出彩車“花錢多,不實在”。他們在經濟生活還達不到富裕程度情況下,就沒有與政府實行政治合作,連耍社火的民俗活動也在萎縮,“因為心情不好”。第四個村,南強村,是個富裕村,不愁吃、不愁喝。但被某水電部門征用了耕地,心裏有氣,也沒出彩車。這次他們一個村出了兩支社火隊,表演得特別賣力,在路過“四大院”時,還耍著獅子要闖官告狀,被武警門衛攔住了,他們不出彩車的原因很明顯:是與水電部門有衝突。另外,還有建立村,少出一輛彩車。他們原來報名出兩輛,後來少出了一輛。這是一個缺水村。事後經調查知道,因為鎮政府答應給村裏打機井,解決缺水困難,但沒兌現,後來又把水利經費撥給別的村了。村裏的一些耕地澆不上水,農民不高興,就少裝了一輛彩車。其他出彩車的村,都從村提留中出錢,一來表示本村富了,有這個經濟實力;二來表示在此基礎上與政府合作。
第二項,服裝樂器。這部分行頭道具,由農民自籌資金購買。從調查看,在農民的眼中,這個節目,是露臉的事:穿新衣,是富裕的符號,吹洋號,是改革開放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