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所說的秧歌戲表演,指定縣秧歌的流傳範圍、表演者、觀眾,及他們在觀看耳熟能詳的鄉村演出時,所表現出的與文人學者不同的“演戲”“戲台”和“演出效果”的觀念。
看第九類家門內外型。在這類小戲中,家門以內,唱詞稱“上房”“經堂”等,用以表演正統情節,如守孝、訓子、祭祖等。在這裏,儒家正統思想與民間觀念是交叉的。家門以外,唱詞稱“上廟(會)”“蘭橋”“井台”“小花園”等,用以表演非正統的情節,在這裏,最能充分地表達民眾思想。如傳統鄉村社會中的民間自由戀愛等。此外,那些走親串友、逛廟會、趕集、看戲等群體民俗活動,也都在家門以外發生。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秧歌藝人在演出這類故事時,最能即興發揮,老百姓看到這種戲,也最容易叫好。究其原因,固然與他們熟悉戲曲的內容有關,但決不止這些。因為這些戲,他們不是第一次接觸,而是接觸了一次又一次還有興趣。當他們反複地、主動地去接觸和呼應這類戲曲時,就說明在他們的劇場觀中,占中心位置的,正是他們自己。在他們的觀念中,秧歌戲的“戲台”,在露天的戲棚裏,還在另一個戶外世界中。
就定縣秧歌的表演類型看,它們在民間的共享範圍,有三個圈。
(一)秧歌戲曲圈
據20世紀50年代統計,中國現有民間戲曲317種,華北是這些戲曲分布的高密度區。其中,河北、河南、山東各占二三十種,山西最多,占56種。定縣秧歌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它又分為東調秧歌和西調秧歌。東調秧歌流行於定縣、唐縣、清苑、安國、無極一帶。西調秧歌流行於平山縣一帶,直到山西。兩派除了唱腔不同,劇目沒有差別,曆史上老藝人也互相往來,客串演出。定縣秧歌王宋文川還叫得出西調派的四位著名藝人“四紅”的名字。我們在平山縣見到了“平山紅”封廣亭的孫子封習龍,還得知秧歌戲曾有民國年間的木刻劇本,50年代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