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第三節 電子典藏

字體:16+-

現代田野作業資料整理的一個新方法,是對田野資料進行計算機貯存和屬性描述。

一、電腦編碼

電子典藏即計算機貯存,其中一項基本工作是將紙介田野資料轉為數字數據,進行WORO文件的電腦編碼,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構建一個計算機編碼代碼係統,在這個代碼係統內,編排貯存資料的總目錄和子目錄及其代碼。

第二,編碼代碼的字母,用漢語拚音,按資料來源地名、資料主題名稱的開頭第一個字母的順序排列,如“涇陽社火”為JYSH。

第三,編碼目錄的總目,按田野作業的重點工作、次要工作、田野日記、田野調查報告、主要信息提供者和資料一覽表(包括搜集地方文獻一覽表、錄音帶主題詞一覽表、照片資料目錄一覽表)和田野工作會議記錄的順序排列。

第四,編碼目錄的子目錄,按描述研究對象文化的邏輯順序排列,如在陝西社水資源象征文化調查的資料集中,在“人生儀禮”用水部分,田野調查的順序是:婚禮用水、誕生用水、葬禮用水,電腦編碼的子目錄是:誕生禮、青春期、婚禮、葬禮,使用了國際通行的根納普通過儀禮表達順序。

第五,編碼目錄的阿拉伯數字目錄,按總目錄和子目錄的排列順序,編排數字表示順序,如總目錄的表示順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等。子目錄的表示順序:“(一)”“(五)”,或“(一)”下設“1.2.”,或“(五)”下設“附錄一、附錄二”等。

第六,編碼代碼係統是參加田野作業所有成員統一使用的代碼,各調查人員自己整理的資料,在錄入為電腦軟文件時,一律采用這套編碼係統,最後匯總成一個完整的資料集總目和子目錄代碼。

在前麵談到編輯資料集的舉例中,大部分例子都帶有一些電腦編碼,但不是完整的例子。茲將一份完整的電腦編碼抄錄如下,作為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