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田野民俗誌(第2版)

三、田野民俗誌的研究目標

字體:16+-

首先是繼承。建設田野民俗誌,可以總結我國民俗學田野作業方麵的學術史。廣義地說,20世紀以來,在前、後期兩個階段,在我國民俗學的領域裏,從事過田野作業的學者,大約有三種人:一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們是現代文學、曆史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和宗教學等各個門類的學者,曾熱心地搜集民間文學和民俗資料,出版了理論著述,在本學科領域和早期民俗學界都有較高的知名度,開啟了雙方現代學術活動的先河,北京大學曆史學者顧頡剛等赴妙峰山采風的活動,成為現代民俗學田野作業史上一個開端。二是專業民俗學者,他們創辦了民俗學會等團體組織、建立了專業學術製度、出版了民俗學書刊、開辦了民俗學大學教育,創立了民俗學和民間文藝學兩門學科,並在中國這個文化大國中,使之躋身於學術之林。民俗學者的田野作業,分學者自己下鄉搜集和基層文化工作者搜集兩種形式,在中山大學時期、杭州時期、延安時期、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十大文藝集成、誌書(包括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纂時期等,都有大規模的活動,積累了曆史經驗、科學見解和田野成果。三是外國學者,他們有的屬於個人學術旅行,有的是與本地學者合作、有的成立了社會調查組,先後到達了華南、東南、華北和西北等地,進行田野考察,撰寫和出版了一些著作。改革開放後,國內開展了多地域的中外聯合田野作業,所搜集的資料和研究項目,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以往任何曆史時期,“田野作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總之,在我國民俗學的田野作業史上,學者紛紜、方麵眾多、內容複雜,需要進行專門的梳理和總結。建立田野民俗誌,可以彌補這一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