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田野作業過程模式
田野作業歌
邁開雙腳,走向田野,
接近心目之中的他者。
通過闡釋他者,
重新發現了自我。
調查好像一把大頭針,
把他者的目標釘牢、抓住,
再小心地搜集起來,
像蝴蝶一樣夾進書頁。
跟在他者形象的後麵,
經常忘記了呼吸,
對他者的感知,
就出現在已經看到的模式的背後。
難道將“蝴蝶”夾在書頁裏,
就能追上他者的微光?
難道用我們的闡釋,
就能驅散自我的迷茫?
不,田野,不僅是一種出發和到場,
還允許他者搖動我們的文化的微光,
而是在那搖動的一瞬間,
瞥見了從他者出發的角度。
這,絕非同化,
也絕非追求一律,
隻是在那瞥見的一瞬間,
自我已經起了變化。
by Sal Biondello
寫於美屬北馬裏亞納群島首都塞班[1]
“田野作業”是英譯詞,原文為fieldwork。在西方現代學術界,它指學者生活在異文化或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對象群體中所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很多中文譯詞也說“實地調查”“實地考察”“實地工作”或“實地研究”,雖不能完全對譯,但說法簡練,通俗易懂。我國古代也有“采風”一詞,原指在民間搜集“人風”的善舉,與田野作業中的自我文化考察部分有些接近,但也有與生俱來的差別。“采風”能說明中國文化史上有民本思想、田園理想、諷諫意識和躬行精神的成分,這是兩者的合拍之處;但“采風”的前提是民族的一統和文化的趨同;而西方人所說的田野作業的前提是理論的距離和多元文化的認同;一個是中國古代思想,一個是西方現代學術,這是兩者不同的地方。
我國現代民俗學興起時,從事這方麵事業的學者,繼承本民族搜集民俗的傳統,又吸收了當時西方的先進理論,開始了具有現代意義的實地學術考察活動,這為“采風”說添加了新意。可惜由於經濟、戰爭和社會變動等原因,能安心在民間住下來搞調查研究的人還很少。至少在民俗學界,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很少用“田野作業”一詞,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搜集整理”。20世紀80年代以後,這方麵的形勢產生了變化。隨著民俗學的蓬勃發展,現代西學的輸入以及民俗學與人類學等相鄰學科的頻繁交流,田野作業的說法迅速流行。在民俗學的著述中,“田野作業”一詞的出現頻率增多,在許多民俗學者的學術活動中,也進行了“田野作業”的新探索,這是一種實質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