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流通本
此指民間傳說過渡為其他通俗文學作品在社會各界廣為流傳的文本形態。妙善傳說的流通本有筆記文學本、誌怪文學本、寶卷文學本和小說文學本。
在中國這個文學大國中,將一個單一的傳說資料與後世文學作品掛鉤,一般習以為常。被概括為“文學化”,而已而已。杜德橋是從“寫傳說”的社會行為視角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他說:
必須立即指明的是,本研究所根據的是手稿與刊印的傳本。但是這並不表示,流傳至今可供我們研究的本子,或一般的寫本,就代表了一完整無缺的整體,包容了妙善傳說在中國發展的全部曆程。正好相反,此一傳說經由多種媒介在中國各階層流傳,而傳述的人亦極不相同,其中有冷靜審慎,自覺對其同儕學者負學術責任的朱弁,也有鄉下人——西元一九四一年澤田瑞穗即在河北鄉村從這些鄉下人處獲得他們那種極為特別的口傳形式的妙善故事[82]。在這極端相異的兩類之間,就是小說戲曲的作者,民謠的刊行者、宣唱傳教的法師或尼姑、劇團演員、傀儡戲演者、賣唱者、說書人——他們在不同的目的與動機驅使下,將一個已經過時間考驗的故事,重新塑造,傳述給他們周圍的人。我們將在下麵仔細的探視各種不同的傳播形式,因為本研究的基本原則是:一個故事的形成有其外在的環境,而在討論此一故事時必須一方麵不脫離其外在的環境,另一方麵又能彰明其外在的環境。[83]
作者提示說,他把傳說傳承擴展到一般文學作品中,是利用了文學作品“一方麵不脫離其外在的環境,另一方麵又能彰明其外在的環境”的表現特點的。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彰明”的用意就是一種把深奧教旨和精英思想加以表層化的活動。在中國社會,有不同的社會集團,運用不同的媒體,參與了這種貫通上下的運作。在一定的階段,在不經意間,這種運作還會產生一種合力,一舉把妙善傳說從水底抬到水麵,讓人人都能看見。過去學者所見所談的,正是這個表層。他們也大都能抓住這一表征,去解釋“傳說經由多種媒介在中國各階層流傳”的特點。但作者似嫌不夠,用他的觀點說,學者還要利用表層化的現象,去尋找那些浮出水麵的、懷有“不同的目的與動機”的社會成員,去描述他們“將一個已經時間考驗的故事”文學表層化的社會活動。還要考慮到,與文學作品並行的,是“極為特別的口傳形式的妙善故事”,在底層社會流傳。不把這些囊括在內,就不能描述“傳說在中國發展的全部曆程”。這樣,就應該注意文本傳承的表層跡象與行為傳承的表層跡象兩項內容,去尋找到經由不經意的“行為”而使“文本”廣為流通的中途模式。為此他強調:“我們必須將這些故事於傳錄時產生的變異跡象謹記於心”。[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