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現代學者從事中國民俗文化調查研究的人不少,除了前麵提到的艾伯華,同時期還有另外一些人。他們的學術活動是在1949年以前進行的,後來大都成了西方現代學界的第一代漢學家。1949年以後,由於政治環境的原因,他們的弟子大都在西方大學的研究院裏跟他們學習中國學問,成為“圖書館裏的漢學家”,也稱“第二代”。20世紀60年代後,第二代漢學家到過台灣和香港,在那裏實地接觸了中國文化,但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他們沒有機會到內地調查,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這種狀況才得到改變。
與上一代學者不同,第二代漢學家從事中國學問研究,帶有對西方殖民史的批判意識和反思態度,對中國上層文獻與民俗文獻的差異與聯係也抱有更多的疑問,因此,他們的學術工作很接近中國民俗學。他們的工作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是一人一地、形單影隻地跑來跑去找資料,而是與中國同行合作開展田野調查。他們的調查區域,涉及華南、華北、西南和西北等多地區,所研究的資料,有家譜、諺語、說唱、戲曲、寶卷、筆記小說、地方誌、村社碑文、宗教等多種形式,並取得了一批學術成果。本節重點介紹其中有關中國民俗文化研究的著述,闡釋現代中西學者研究民眾文化的異同,並盡可能切合實際地對雙方的理論價值做出估價。
一、民間戲曲和民間諺語研究[62]
歐達偉(R.David Arkush)是美國下層文化史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近年他圍繞中國區域民間記錄開展田野研究,成為美國曆史學界與中國民俗學界對談的第一人。
(一)確立知識的原則:定縣秧歌
中國民俗學著自己把民俗學稱為“曆史科學”[63]。它接受人類文明進化秩序的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史觀為指導,強調民俗觀念與民俗事象的連續性。把握這種連續性在對民俗的發生、演變、性質、特征、功能的描述和論證方麵所起的關鍵作用,是它確立民俗科學知識的原則。西方曆史科學的興趣,在於人類科學社會所有行為的意義。它以分割曆史的連續性為代價,以保持對象意義的現實價值。出身這一學術的下層文化史派,繼承曆史間斷性的原則,並加以發展,使其達到使用於確立民眾曆史文化知識的形態。歐達偉的定縣秧歌研究,體現了他提出和運用這一原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