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國現代民俗學田野作業的曆程
1982年,一位美國人類學研究生鄧納(Florinda Donner)出版了一本書,名叫《Shabono:在南美密林的荒涼和魔法地帶的奇遇》,書中敘述了作者在委內瑞拉進行田野作業,被當地人選中,加入了他們的神秘群體,與他們共同生活,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本書出版後,很快引起了美國人文科學界的重視,許多資深學者發表評論,或褒或貶,一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讚賞者認為,鄧納的工作特別出色,“以少有的優美文筆描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把他們在儀式中依然傳承的神秘性和權威意識傳神地告訴了讀者”。批評者認為,鄧納的田野作業時間不夠,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本地人相處,讓人對她在當地的經曆發生懷疑,又在書中使用了別人調查的二手資料,有剽竊之嫌[1]。也許,對於剛剛出道的鄧納,這些要求近乎苛刻,但讓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透過這場討論的背後,依稀可見西方現代學者頭腦中的民族誌田野作業框架以及它所能帶給中國民俗學者的思考。進入新時期以來,中西學術加強了溝通,進一步促進了本土學術建設的進程。
本節從中國的資料實際出發,總結在現代中國社會的背景下,本國學者或中外學者合作做過的田野工作曆程以及相關的理論思考。這方麵的工作,在時間上有先後,在不同的曆史事件之間也未必都有聯係,但就學者的田野作業意識和方法的專業性而言,雙方還是有可比較之處的。通過比較,可以對中國學者的田野作業特點認識得更為清楚,以堅持自己的好東西,也可以對外來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
20世紀以來,我國大多數學者關於田野作業的著述,都是以采風的曆史傳統或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化觀念為支配意識,討論搜集民間文學作品和相關民俗的觀點與方法。在此姑且劃分為文本式田野作業。其中,文本式田野作業,指學者到民眾中收集民間作品,形成記錄本,然後對這些文本開展研究;民族誌式田野作業,指學者采用人類學、民族學和社會學等其他多種理論和方法搜集民間文化資料,除了收集民間文學作品,也注意到搜集與作品相關的民俗環境、民眾生活和民眾觀念等資料,然後對所得資料展開綜合研究。兩者還都不能等同於西方的民族誌田野作業。而把我國的現代田野作業分成文本式的和民族誌式的兩種,也帶有相當的局限性,因為它們不一定都是民俗學者的著作,還有一些出於曆史學者、民族學者、社會學者、語言學者、宗教學者和文藝學者之手。僅就民俗學者的田野作業而言,兩者也時有交叉,區別也是相對的。以下,出於敘述上的方便,我們把兩者分開討論。所使用的分析資料,主要是與五四運動以來新民俗學運動有關的學者著作或論文,它們曾對國內各個時期的田野工作產生過一定的社會影響,在反映我國學者的田野作業思想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