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民俗學的發展與現代國際社會出現多元文化對話潮流有關。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全球化全麵襲來後,民俗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產生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認同(identity)。其中,民俗學所說的認同,包括祖先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人類學所說的認同,包括身份認同、民族認同和符號認同;社會學所說的認同,包括社會認同、分層認同和社區認同。這些區分都不是絕對的,各學科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借鑒的。現在我們看到的一些常見問題是:文化認同、曆史認同、社會認同和話語認同。近十幾來,民俗學界召開了一係列國際學術討論會,出版了一批有調查、有研究心得的著作,提出了對“民俗”、“傳統”和“文化”予以再定義和再結構新問題,並把這方麵的觀點歸納為“認同”理論。通過建設“認同”理論,民俗學能堅持自己的學科原則,還能基本上接近現代民俗文化既穩定又活潑的形態,所以也對新民族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民俗學找回了自己的驕傲。
一、認同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公式
(一)認同的含義
民俗學者所說的“認同”有三個含義:一是辨識;二是與本來沒有聯係的事象建立聯係;三是同意。民俗學者的任務,是對“認同”含義的基本單位做出學術描述和概括,把“民俗認同”界定為傳統與現代衝突中的“認同”;在此基礎上,也就是更重要的學術目標,是研究民俗的“認同”的過程、“認同”觀念和“認同”產品。在這方麵,他們提出了一係列相應的問題,比較主要的有以下幾項。
民眾選擇什麽樣的文化資源和按照什麽樣的原則去辨識民俗,用以製定基本策略,保護本民族或種族的生存,並能夠根據不同少數民族的不同情況,隨時做出靈活的調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