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族誌時期,田野作業者所麵臨的一個問題是:民俗文化集團的一般詞匯與認知係統詞匯之間的聯係。認知人類學學者提出,文化是人獲取知識的過程,推測這一過程的便利辦法是通過語言。舊民族誌學者撰寫民族誌使用的是自己的語言,對此,認知人類學學者認為,新民族誌應該使用被調查者文化的語言,反映對被調查文化的邏輯。這些新觀點都促進了民俗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的發展。
一、資料描述法
新民族誌一改舊民族誌的資料描述法,稱etic,采用新民族誌的資料描述法,稱emic。其中,etic借自語言學的術語Phonetic,原意是“語言”,指從外部描寫語言發音的物理性特征,是人類發聲器官所能發出的任何可分辨的聲音單位。它不受具體語言環境的限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emic借自語言學的術語Phonemic,原意是“語音”,指具體語言所特有的能夠區別意義的聲音單位。它受特定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音位環境的限製,語言學家根據這個特定的音位體係,才能對其進行描寫。
這兩個術語是由美國語言學家匹克(K.Pike)在20世紀60年代自創的,由於十分受用,後來被人類學界移植,現已成為新民族誌的慣用術語。田野民俗誌的理論和方法的基本框架,應該說,也是從這裏起步的[14]。
美國人類學者康克林(H.C.Conklin)深入菲律賓的哈努諾族進行田野調查。他通過研究這個民族的色彩概念,發現了當地文化與植物世界的關係。他提出,當地人的植物分類法和生物學的分類法有所不同,不過具有自己的嚴密係統。這一係統使用本民族成員敘述對象的各個部位和特性的用語,據此來確定表達對象屬性的方法。例如,哈努諾族敘述植物的部位和特性的用語多達150種,分為1800塔薩克(當地人的分類單位),可歸入標準植物分類學的不足1300塔薩克。餘下的500個塔薩克,不被植物學的自然科學係統承認,卻在本地社會具有獨立的民俗文化意義,被本地人所長期沿用。列維—斯特勞斯後來撰寫在《野性思維》時就受到康克林工作的啟發。我們換個說法說也許更容易理解,這就好比熱帶人對“雪”的詞匯不敏感,寒帶人對“濕”的詞匯不敏感,西方傳統詞匯對“動作”的表達不敏感,中國傳統詞匯對“心理”的表達不敏感,道理是一樣的。文化所有者對自己不敏感的事物就不必做詳細的分類和命名,對自己敏感的事物就要做詳細的分類和命名,各民族皆如此。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還可以用自己平時的說話習慣做實驗:你對他說:“她是誰?”,這在漢語交際中足夠用了,你無須再對“她”進行人稱代詞的分類和命名,他已能明白你在說誰。一旦你換成說:“‘男你’對‘男他’說:‘女她’是誰”?旁人聽了會以為說這種話的人肯定有病。但是,在英語的口語交際中,用漢語式的不分類、不命名的人稱代詞做表達,便等於毫無意義,英語人士會對漢語人士的這種表達茫然不知所措,漢語人士要遵守英語人士的人稱分類和命名的規則表達,對方才能明白你到底要說什麽。他聽懂了,才能對你的話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一過程的標示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