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下半葉是音樂逐步進行滲透的時期。探戈史學家維森特·羅西認為窮人們缺少娛樂場所,但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上層階級有戲劇、社會聚會和每周的家庭聚會等娛樂活動。當時的藝術家也大都是歐洲人,他們欣賞使用文明語言演繹的歐洲戲劇作品,他們聽的音樂通常是傳統的小步舞曲、波爾卡、瑪祖卡和歌劇。勞動階層的娛樂場所通常在雜技場、酒店、舞廳、咖啡館、跑馬場、鬥雞場、鬥狗場等,勞動者們通常也玩紙牌遊戲,室外地滾球等不需要特殊設施的遊戲。進入這些場所看看或聽聽,大多是不需要支付門票的。但是如果要跳舞,那是需要交錢的。這些場所通常都有音樂,有一支兩到三人所組成的樂隊在現場為客人演奏音樂。所有這些場所(當然黑人的聚會除外)的音樂主要是由西班牙的吉他演奏,有時也伴有長笛、小提琴或其他樂器。來自西班牙的吉他傳入美洲大陸後很快便迅速傳播開來,而且當時演奏吉他無需有紮實的音樂基礎,或者說可以彈出一段旋律便可。另外,草原上的克裏奧爾人也用吉他來對唱,也用來演奏從印第安人那兒學來的鄉村音樂。大眾音樂的內容很直白,並不文雅。它的傳播靠的是聽覺記憶,而非書寫的音符傳播,很多作品是靠創作者將諸多記憶片段連接後編創而成的。這些作品進入城市中心區後,被加入到了一些演出劇目列表當中。盡管這些音樂起源於歐洲大陸,擁有厚重的歐洲音樂元素,但同時與黑人音樂也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還加入了哈巴涅拉的元素。
圖1-3 卡齊亞法斯[7]
從上文提到的這些聚會場所中出現的音樂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演奏風格完全依靠聽覺去記憶;
第二,沒有清晰的節奏,隻有各種複雜的節奏型。例如切分節奏、複附點節奏都摻雜在一起。或者說,這種音樂文化的滲透是由一些聽到的零碎的音樂風格和片段所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