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馬可·波羅》這個故事描述東西方靈**往的作曲家,剛剛離開華埠附近的寓所,現居住在比較時髦的蘇豪區(SoHo)。這次移徙也算是一種隱喻。1997年至1998年樂季,也可稱作“譚盾的樂季”。他的《交響曲1997:天·地·人》去年7月在香港首演;1998年5月份,他首次在卡內基音樂廳執棒,領導美國作曲家樂團。譚盾自己也承認,這個樂季的高曝光率不是什麽一朝一夕的勝利,隻是時間上的湊巧罷了。歌劇《馬可·波羅》今年年初贏得格拉威美耶古典音樂作曲大獎(Grawemayer Award),但作品是1990年早已委約的。譚盾與索尼唱片公司的獨家作曲家指揮家合約,隻不過源自他10年前與英國廣播公司蘇格蘭交響樂團的合作。譚盾現在是該團的“創意節目策劃指揮”(Conductor for Creative Programming)。
或者是天不作美,譚盾在國際樂壇最引人矚目的首演曲目,竟不是他的一首主要的曲目。《交響曲1997》是為了紀念香港回歸的委約作品,參加演出的有馬友友、管弦樂團、合唱團,還有中國古老的樂器編鍾。但是,譚盾這位年輕的反叛者,或者說譚盾這位無懼的拓荒者,在這首作品裏被掩蓋了。作品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刻意在主題裏包括了一些很明顯的中國文化符號,如李白、《易經》和《茉莉花》這首民歌。交響曲也包含了西方世界的元素,比如貝多芬的《歡樂頌》。
作品戲劇性的**源自貝多芬,也引出交響曲的副題“天·地·人”。譚盾第一次跟馬友友討論這首委約作品的時候,大提琴家提到利用編鍾的意見。這些已有24000年曆史的銅鑄編鍾,在中國古代用於祭禮儀式,也是世界上有史以來第一套十二音階銅鍾。編鍾是在1978年被發現的,一直以來,都被存放在博物館裏。
這個理念萌了芽,作品也就開始有些眉目。他去信給中國政府,再加上索尼雄厚的資金支持,編鍾的運輸才能安排好。譚盾假想,要是用兒童的歌聲,就可以與古老的曆史作一種平衡,而馬友友就成為這兩者的連接體。“在設計上,《交響曲1997》與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樣”,譚盾說,“我不是指音樂的聽覺效果,而是音樂的用途。柴科夫斯基當年寫的,是一首富政治色彩的作品(為了紀念俄國軍隊戰勝拿破侖一役),但是幾百年之後,當政治情況完全改變之後,我們還可以演奏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