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莫華倫走過澳門海邊一個廣場,他忽然指著遠處淩亂的角落歎道:“你看著這些建築,可以感到澳門古舊的一麵正逐漸消失,不久之後,沒有人可以再躲藏在這裏了。”
他俏皮地以黑社會流氓的口氣惋惜,實際上也表達了他個人的心聲。現在這地方是拉斯維加斯發展商和中國內地賭客的聚點。澳門從前是一個葡萄牙殖民地,是逃離香港煩囂的一個安樂島。
情況真的很諷刺,莫華倫在任何地方要躲都不容易。他是一位傑出的男高音,也是亞洲歌劇界的領袖人物。2000年他獲聘為澳門國際音樂節首位華人藝術總監(回歸後的首屆音樂節);2003年他在香港更成立了首家正式的歌劇團——香港歌劇院(Opera Hong Kong),任團長。這兩項職位,再加上他在國際歌劇舞台上的演出,令他馬不停蹄,而他的知名度也水漲船高。
接受訪問的前一天,他剛演完香港歌劇院的《卡門》一劇,一連四天。除出任監製一職外,還飾演第一男角,隨即又全情投入澳門的工作,因為澳門國際音樂節今年踏入20周年,慶典隆重。正當莫華倫準備介紹今年的重頭戲時,幾尺之外一位老伯伯高聲道:“謝謝你,莫先生。”雖然被人打斷,他還是報以微笑道謝,然後轉過頭來道:“這就是澳門令人欣慰的地方。回歸前,本地人都認為音樂節隻是外國人的玩意,現在他們覺得音樂節是屬於自己的。”
莫華倫最大的成就是以亞洲風格製造出能媲美西方的高水平歌劇,這雙重特質與他的出身不無關係。他生於北京,排行第二,雙親都是醫生,7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15歲那年移民夏威夷。他自己承認,成長的過程很平凡。雖然早年他也參加教堂詩歌合唱團,但到18歲才欣賞人生的首出歌劇,立即愛得無法自拔。後來他在夏威夷大學一位聲樂教授麵前試唱,即獲校方頒發獎學金,不過他雙親卻提醒他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