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度過十年光景之後,艾度·迪華特接掌香港管弦樂團(以下簡稱“港樂”)的藝術總監職位也有一年多了。雖然在香港的時間不長,這位荷蘭籍指揮家已經證明了他確是一位適當人選。
兩年前,艾度·迪華特將要離開悉尼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這個職位的時候,他麵臨的選擇相當簡單:他可以回到祖國荷蘭領導一支受政府資助的樂團,或重回美國管理一支靠私人資助的交響樂團。他也明白,美國的音樂總監們往往也要擔當交際籌款的重要任務。當港樂跟他接觸的時候,他才考慮第三個可能性:亞洲。“我已經領導了所謂‘典型’的樂團40年了:它們很自然地融合於所在的都會文化環境。所以,當我有機會可以做些不一樣的東西,就會使我感到十分好奇”,迪華特當時解釋,“香港這地方跟我一生的成長和居住的環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到香港工作這個選擇顯然比我選取在已認識的樂團和環境工作,更能使我興奮”。
他的選擇其實一點兒都不難。他熟悉的歐美藝術圈比起從前已經有很大的變化。歐洲政府削減對文化資助的情況,這與美國大企業削弱對藝術團體的支持如出一轍。大中華地區現在被公認為全球唯一的古典音樂可以擴張的市場。迪華特和很多圈內人都看好這地區:雖然大中華地區不一定可以消除全球古典音樂市場衰退的現象,但起碼這個地區可以成為實驗一個嶄新運作模式的工作坊。所以,當其他年紀相若的指揮家們享受著他們的星級工作待遇,或增強他們權威性演繹的時候,迪華特竟肯舉家搬到香港來,嚴肅地準備麵對一份艱辛的工作。
“在音樂上,我是有所準備的,更是有所期待的。但是,我不能預料香港的政治狀況”,他最近承認,“港樂這個組織是令人欣慰的。樂團的音樂家們能稱職地演繹不同音樂風格,他們對自己的成績也感到驕傲。但是香港這個地方嘛,就這樣說吧:我已經把我的期待調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