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國唱片公司推出一個“新世代”(New Generation)係列——一個不太靈便、把焦點放在6位年輕音樂家的項目;“新世代”的特征,是替每一位音樂家灌錄出版一張獨奏唱片。我不太肯定,下麵兩個問題中哪一個令我更感意外:6個人當中,有3位都是華人?還是,王健是其中一位“年輕”音樂家?這位大提琴家一早就成名:他曾經出現在伊薩克·斯特恩的紀錄片《樂韻繽紛》(又稱《從毛澤東到莫紮特》)裏麵。這紀錄片贏得奧斯卡獎的那一年,郎朗與李雲迪(也屬於“新世代”的音樂家)還沒出生。王健與德國唱片公司也不是新拍檔。他們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0年前王健所參與的室內樂錄音。
“新世代”當中有王健,對這位大提琴家與唱片公司來說,當然是好事,因為大家都找到了新方向。唱片公司選擇“新世代”的3位華人音樂家這個計劃也不必作怎樣的猜測,因為中國(無論演奏家的潛質還是觀眾群的數量)是一個值得發展的大市場。對王健來說,“新世代”當然讓他向前邁了一步。他搖身一變,成為獨奏者,可以錄製全球發行的巴赫大提琴組曲。
王健10歲以神童的身份出現在銀幕上,那是1979年。現在他當然長大了,也成熟很多。可是,這位音樂家的少年老成、對事物所持的嚴謹態度、對音樂所抱的熱切之心,卻一點兒都沒有變。還記得小孩子在銀幕上彈奏音樂,臉上露出的專注表情,就仿如眼前什麽都不存在。現在,長大成人的大提琴家還是一樣。“音樂真的是我唯一擁有的東西”,王健說。他3歲的時候,跟隨爸爸到上海,因為“**”而與媽媽分離。“那時生活很艱難。我記得我5歲的時候,爸爸要到北京為電影錄音,我就一個人孤獨地生活了6個月。當然,我不喜歡練琴,想出很多不同的借口,逃避這種苦悶的差事。後來,我才發現這是我生命之中唯一可以自己控製的事情,也是我可以改變自己一生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