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電話鈴有幾分淒厲地響起來,吳平從被窩裏跳起來抄起電話,是父親從中國打來的,隻聽見一句;“姥姥剛剛走了……”他的腦子“嗡”的一聲,後麵的話就什麽都聽不見了,隻有眼淚“嘩嘩”地流下來,翻來覆去隻在重複一句話:“怎麽這就走了,這就走了……”
如果問吳平誰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他會毫不遲疑地回答是姥姥。
當初姥姥生下他媽媽後,又生了個兒子,可惜那孩子也就是他的舅舅在五歲的時候得病死了。這件事對姥姥的打擊非常大。他姥爺去世後,媽媽就把姥姥接到他們家裏一起住。媽媽生下他姐姐後的第三年又生下他,相信姥姥一定是觸景生情,怕兒子的不幸也降臨到外孫身上,所以孩子生下來後除了喂奶的時間,其餘時候她都將外孫抱在懷裏不放手,做飯時也將他綁在自己身上。
長大以後,吳平和小朋友一起玩誰都不敢欺負他,因為在他吃虧之前,他姥姥不一定會從什麽地方跳將出來,喝住欺負他的人,屢試不爽。大家都好奇,不知她事先藏在哪裏或者有什麽心靈感應。
那時候別人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是找媽媽,而吳平是要找姥姥。在姥姥的疼愛關照下,他一帆風順地長大,讀了大學並出國留學。
從此遠隔重洋,再也不能在老人家跟前盡孝。說也奇怪,老人的身體本來一直很健壯,可自從吳平出國以後,就開始鬧病,反複地進出醫院。媽媽在電話裏和他念叨,這都是想你想的,你要是能回來一趟,姥姥的病馬上就好一大半。
吳平當時出國剛兩年,書讀了一半,因為簽證的問題,他想回去可是有心而無力。有時把電話打到醫院病床前,語無倫次地安慰姥姥,許諾畢業了就回去看她,聽著老人嗯嗯啊啊地答應著,他的心裏除了苦澀還是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