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馬尼諾夫出生於晚期浪漫主義開始的年代,他和普羅科菲耶夫都處於世紀和時代交替的動**中,血液中和音樂中都蘊藏著多元性的氣質,兩位大師對於20世紀電影音樂都有著舉足輕重的關鍵性的影響。浪漫主義音樂並沒有隨著拉赫馬尼諾夫的逝去而沉寂,而是在電影音樂中再生和異乎尋常地崛起。
※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顯示出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漫無節製的情緒宣泄,普羅科菲耶夫的室內樂創作雖帶有古典主義式的嚴謹筆觸,也常常浸**著晚期浪漫主義的遲暮之美(圖為塞岡蒂尼的畫作《死去的小鹿》)
※拉赫馬尼諾夫是浪漫主義最後的傳人,見證了浪漫主義的衰落的和形形色色現代派音樂的崛起
※塔涅耶夫的作品以嚴謹而驚人複雜的複調性著稱,被譽為『俄國的巴赫』
拉赫馬尼諾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1943)是浪漫主義最後的傳人,見證了浪漫主義的衰落的和形形色色現代派音樂的崛起。他師出名門,先後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和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和聲老師是阿連斯基[1],複調老師是塔涅耶夫[2]。雖然青年時代的作品頗為引人注目,但他最開始是作為成功的鋼琴演奏家展開巡演等音樂活動的,直到《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二交響曲》後才作為重要的作曲家獲得關注。他的一生帶有混血的二元性氣質。拉赫馬尼諾夫生於俄羅斯,一生有將近40年待在那裏,而1917年後他遠涉重洋來到美國,生命的最後25年在這裏度過,但是他很晚才入美國籍(在他去世前不久),作品中時時流露出的是對故鄉俄羅斯的思念。
他1906年曾在德累斯頓旅居數年,他的音樂繼承著柴科夫斯基的氣質中那種浪漫抒情和悲劇性的因素,他與柴科夫斯基一樣,都更貼近德國式的浪漫主義表現。前兩部交響曲,第二鋼琴協奏曲都是這一氣質的體現。而晚年的風格更趨理性,部分受新古典主義的影響,作品具有縝密的結構和細致的筆觸,音樂則遠離了青年時期作品中那種病態式的憂鬱,情感與結構取得了和諧與平衡,以《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三交響曲及第四鋼琴協奏曲為代表,而感人至深的抒情性則永遠是他作品中蘊藏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