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一生沒有接受過完整係統的音樂訓練,全憑自己興趣所致的摹仿、學習和感悟,加之天賦。藝術歌曲是他主要的創作內容,他所有的靈感和浪漫主義筆觸都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這一短小精悍的形式中。他的宗教作品、交響樂,大體延續了古典主義的創作傳統,而室內樂則兼具古典主義的形式完美均衡和浪漫主義的細膩情感。
※舒伯特給朋友們演奏音樂:他隻活躍在很小的圈子,他的一些最精湛的作品,長久以來隻有私人密友有幸能夠聽到。在那個時代,他更像是傳說中的人物
※舒伯特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奧地利度過,他的大部分作品生前都未獲得公演,甚至隻有很少一部分出版,他的創作中聲樂作品占有著相當的比重
舒伯特(全名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通常寫作Franz Schubert,1797-1828)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奧地利度過。他的父親是一名小學校長,將他所知不多的音樂知識傳授給了他,在他最初的階段,天賦是他最好的老師。然而,貧困的家庭卻不能給他提供更好的機會。11歲時他以優美的童聲進入皇家教堂童聲合唱團,這同時是一所寄宿學校,在這裏他開始了解到前輩大師的作品。他唯一正式的音樂教育來自於薩列裏,可惜時間也不長。他開始一邊學習,一邊教課以維持生計。當他離開那裏的時候,他的一位朋友決定資助他全身心投入創作。從此他筆耕不輟,直到離世。
但是他與所有同時代的有名作曲家都不一樣,他更像是一個傳說,在貴族的客廳,在富家小姐的鋼琴譜架上,在沙龍的舞會上……都有他零星的曲目流傳,但大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作曲家都無視他的存在,或是不知道他們/她們所喜歡的某部優美的歌曲是出自那位白皙矮胖的無名之輩筆下。他隻活躍在很小的朋友圈子裏,幾個青年詩人、業餘音樂家、二流歌手和被舒伯特的才能吸引但並不將他認真對待的看客。他幾乎完全靠別人接濟過活。出版商挑剔而刻薄,有時半打兒歌曲隻能換來幾餐飯,或是一周的房租。無論音樂多麽精彩,靠作曲吃飯對於他來說完全是兒戲。直到他去世那年的春天,他才舉辦了第一次個人音樂會(巨大的成功)。但他仍然一貧如洗,他的大部分作品生前都未獲得公演,甚至隻有很少一部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