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大利戰爭
法國的君主專製開始於路易十一時期(1461—1483年在位),中經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到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統治的前期明顯加強。弗朗西斯一世集大權於一身,他發布的詔書常以“此乃朕意”作為結尾。1539年的《維雷-科特萊敕令》規定:在官方文書中必須使用法語,不得再用拉丁語。法國君主專製建立的過程比較曲折,它因意大利戰爭和胡格諾戰爭而幾度動搖,16世紀末以後重新恢複並逐漸鞏固。
富庶而長期分裂割據的意大利,早就是法國覬覦的對象。1494年10月,法王查理八世應米蘭之請,率軍**,侵入意大利,次年2月占領那不勒斯[2],意大利戰爭(1494—1559年)正式爆發。法國的勝利引起意大利各邦以及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不安。1495年3月,教皇、威尼斯、米蘭、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結成“神聖同盟”(又稱“威尼斯同盟”),於同年7月大敗法軍於福爾諾沃(帕爾馬附近),迫使其撤軍。法王路易十二上台以後,施展外交手腕把威尼斯拉到自己方麵來,拆散“神聖同盟”,並與西班牙結盟,派兵先後再占米蘭(1499年)和那不勒斯(1501年)。後因分贓不均,1503年年底法軍被西班牙逐出意大利。意大利戰爭第一階段結束。
1509年春,意大利戰爭第二階段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懾於威尼斯的強大,在教皇支持下,與法國締結“康布雷同盟”。1509年5月,法軍在米蘭附近的安傑洛大敗威尼斯人,重新占領意大利北部。教皇翻手為雲,覆手為雨,1511年10月與西班牙、威尼斯、瑞士(後英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參加)重訂“神聖同盟”,聲言要從“野蠻人”(指法國)手裏解放意大利。幾經戰鬥後,法國又被擠出意大利。
1515年1月,富於冒險精神的弗朗西斯一世上台,決定重啟戰端,意大利戰爭進入第三階段。同年9月,法軍擊敗瑞士雇傭兵於馬裏尼亞諾,重占米蘭。1516年,法國與教皇簽訂《博洛尼亞協定》,變法國教會為專製王權的支柱。1519年,西班牙王查理一世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查理五世,統治西班牙、德國、尼德蘭和那不勒斯等廣大地區,形成三麵包圍法國之勢,雙方的矛盾日趨激化。1521年5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締結同盟,共同反對法國。翌年4月,德軍攻占米蘭。接著,查理五世夥同英王亨利八世和弗朗西斯一世的對頭波旁公爵分三路攻打法國,企圖予以肢解。弗朗西斯一世率部直撲帕維亞,意在一舉拿下米蘭。1525年4月,法軍防線被突破,弗朗西斯一世受傷被俘。1526年1月,雙方締結《馬德裏和約》,法國被迫放棄對米蘭和那不勒斯的領土要求,承認勃艮第、普羅旺斯和多菲內獨立,諾曼底、安茹、加斯科涅和歧恩歸英國。法國被肢解。然而,弗朗西斯一世獲釋後宣布和約無效,又與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教皇組成“科涅克同盟”(1526年5月),反對查理五世。1527年,德軍攻陷羅馬,恣意燒殺,許多藝術品被付之一炬。1529年,雙方簽訂《康布雷和約》,法國又被擠出意大利。為反對查理五世,弗朗西斯一世支持德國新教諸侯的“施馬爾卡爾登同盟”,甚至聯合不信基督教的土耳其人,鼓動阿拉伯人在西地中海鬧事。1544年,德軍攻入法國,直逼巴黎,法方被迫簽訂《克雷皮和約》,重申《康布雷和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