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德國宗教改革與農民戰爭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
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視對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的研究,認為這是有關德國革命與農民關係的重大問題。
早在19世紀40年代初,剛剛轉變成馬克思主義者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很注意這個問題。1843年年底,馬克思指出,“現在的革命”是“從哲學家的頭腦開始”的,“正像當時的革命是從僧侶的頭腦開始一樣”;他還指出,農民戰爭是“德國曆史上最徹底的事件”。[1]恩格斯也對路德和閔采爾做出了很高的評價。[2]
1848年的歐洲革命失敗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失敗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把農民吸引到工人階級這方麵來,從而提出了工農聯盟的思想。1850年夏,恩格斯在倫敦寫成著名的《德國農民戰爭》一書,用曆史唯物主義闡明農民戰爭的背景,各黨派的立場和政治宗教理論、起義經過以及戰爭的後果,同時指出農民中蘊藏著無窮的革命精神,但由於階級的局限,隻有與其他等級聯盟才有勝利的機會。所以,《德國農民戰爭》是第一次用唯物主義史觀研究16世紀德國革命和闡述工農聯盟思想的光輝著作,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16世紀德國革命史的研究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德國農民戰爭》一書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這部著作並不奢望提供獨立研討過的材料”,許多材料是從戚美爾曼的《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書裏借用來的。[3]材料有限也會影響到研究本身,這可能就是恩格斯後來一再表示要修改這部書的重要原因。
19世紀七八十年代,恩格斯又用很大精力研究德國史和農民問題,先後寫出幾個重要的手稿和通信。《關於德國的劄記》是恩格斯研究德國史的新概括,也是《德國農民戰爭》一書的補充和發展。1884年年底,恩格斯為準備修改《德國農民戰爭》寫了兩篇文章,即《論封建製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和《關於“農民戰爭”》。前者是導言,後者可能是提綱。在《關於“農民戰爭”》中,恩格斯明確指出:路德的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是“第一號資產階級革命”,並且指出“在經濟方麵,德國完全處於當時各國的水平上”。[4]它們與《關於德國的劄記》一樣,對於研究16世紀德國革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889年,恩格斯指出:“德國在1470—1530年在經濟方麵處於歐洲的首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