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士不可以不弘毅——追憶何茲全先生

愛國進步,勤學深思的長者

字體:16+-

林甘泉

我與何先生認識多年,從進入曆史所開始,我就很喜歡讀何先生的文章,但“**”前並沒有多少接觸。“**”後接觸很多,我父親是他的老師,我們幾乎無話不談。

何先生有兩點非常突出:一個就是愛國主義。他的“愛國一書生”真是名副其實;另一個就是在學術研究上堅持真理,也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這兩點我覺得在他們老一輩學者當中表現得很鮮明、很突出,也是我們許多中青年同誌學習的楷模。很難得的一點是,何先生這兩點並不隨著形勢變化而變。他真正是胸懷坦**,一旦認準一個理想信念,他就不受各種影響,堅持下去。

就愛國來講,愛國主義是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主旋律,應該講,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是愛國的,都在探索應該走什麽樣的道路,但也經曆了曲折。就拿何先生來講,他早期信仰“三民主義”,和國民黨的改組派還有一些關係,但他對國民黨的腐敗統治是疾惡如仇的。我們知道他對他的老師陶希聖非常尊重,但他一認清陶希聖的真正麵目,就跟他劃清了界限。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他也是很快就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後來,因為早年的一些經曆,他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這與“左傾”思想的影響有關,也有一些別的原因。但何先生對自己的回國並沒有後悔。“**”後撥亂反正,何先生對我們以前的“左傾”思想進行反思、批判,但並沒有對共產黨失去信心。在共產黨形象最光輝、最受人民群眾信賴的時候,他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但他還是認準了在中國隻有共產黨才能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前進方向,所以他在老年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何先生學識很淵博,他寫文章不是空對空的,從概念到概念的,而是從實證角度進行。但他也不同意把曆史學僅僅看成是材料學。他不忘記曆史學的社會使命。在這個問題上,何先生也是有獨立思考的。他早年研究社會經濟史,西方的一些書他也看,但他後來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這些年,大家感覺到馬克思主義似乎被淡化了。何先生有一次跟我說,西方的理論我們可以吸收,但要讓我放棄馬克思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理論,是不行的。這也是他經過深思得到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