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重光
一 殷殷厚望
大約是1980年年末,我已初步確定將“唐代寺院經濟”作為我碩士論文的研究方向,在翻檢相關研究文獻時,讀到了先生早年研究寺院經濟的幾篇重要論文,進而了解到先生是佛教社會史的奠基人,也是我國史學界的耆宿名德,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當時我初入學林,雖有一股衝勁,對於寺院經濟研究的前景還看不太清楚,對如何深入研究也很迷惘,就鬥膽給先生寫了一封信討教。信發出去了,心中充滿了期盼,又覺得忐忑不安,怕打擾了先生,怕先生沒有時間給一位剛入學不久的研究生回信。沒想到回信很快就來了,是用400格稿紙寫的,字跡工整遒勁,內容親切溫馨,給了我很多鼓勵和指導,讀後一股暖流湧進心中,非常激動!此後我就常與先生通信,在先生的循循教導下,對於寺院經濟研究,方向越來越明確,信心越來越足。這些信件我收藏了很久,終因輾轉搬家,不幸散失了,至今思之歉然、悵然!
1982年夏,我碩士畢業,恰在此時,《光明日報》刊登了北師大1983年招收首批博士生的簡章,導師很少,都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博導,先生也在其中。由此第一次看到了先生的照片:鶴發童顏,眼光睿智而慈祥,對之如接春風。那一天,我佇立在廈門大學靠近校門的報欄前,端詳著先生的照片久久不忍離去。我仿佛感到了先生的召喚,暗下決心,要負笈京華,師從先生,追隨先生,把一生獻給學術。
但我當時的情況是,妻子還在華安縣工作,兒子在讀小學,最急迫的問題是把妻子調到城市,兒子設法到城市比較好的學校就讀,才能夠安心外出讀書。左思右想,1983年還不能考博,要先找一個單位工作,然後借單位之力解決妻子的調動問題。於是我又給先生寫了封信,匯報了自己的困難和想法,表達了推遲一年報考先生博士生的願望。萬萬沒想到的是,先生又很快回信了,不但歡迎我報考,還說為了等我報考,他也推遲一年招收博士生,1983年就不招了。如此眷顧,如此期待,真使我惶恐不已,感戴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