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何茲全師最後的日子
陳琳國
我們的恩師、著名的曆史學家何茲全先生離我們遠去了。雖然事先已有預感,但我至今仍難以接受這個殘忍的現實。大年初一我去給先生拜年時,看先生病情已沉重,初二病勢轉危。盡管我們祈盼奇跡的發生,然而先生還是拋下我們走了。
這些天,我在痛苦中回憶起先生最後日子的點點滴滴,更體會到先生高尚的情操和人格的光輝。2006年,先生、師母的唯一愛子、前北京大學副校長芳川兄病逝,兩位老人痛徹心扉,精神上深受打擊。師母思子心切不能自拔,一年多以後也隨著芳川兄走了。耄耋之年的先生,接連遭此大變,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飯量大減,體態消瘦,不服老的他還是顯出老態來了。聽力更差了,他又不願戴助聽器;腿腳發軟,站立行走不便,不久隻能以輪椅代步。
先生曾經背著人失聲慟哭,但在我們麵前總是神色如常,把痛苦深藏在心底。我們不知怎麽安慰他,幹著急沒有辦法,唯恐他憋出病來。讓我們欣慰的是,他每天依然堅強地讀書看報,思維清晰,敏銳而又有條理,十分關注學界的狀況,關心學院學科的發展,繼續指導著博士生。他還主編曆史學院的三套學術叢書:《中國中古社會和政治》、《中國上古社會和政治》和《中國近古社會和政治》。去年9月,《中國中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受到廣泛好評。另外兩套叢書也已付梓即將麵世。可惜的是,先生不能親自主持首發式了。
先生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思考史學研究與發展的大問題,並直率地發表看法。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曾經多次評論說,某人是經學家,但經學不等於史學;某人是小說家,但文學也不等於史學。雖然此類方法可能風行一時,此類學說也可能占據主流,但仔細推敲,是站不住腳的,而且誤人不淺。雖然中國曆來有文史不分家或是文史哲不分家及“六經皆史”的說法,但就史學來說,這是指文學、經學可以為史學研究、史學著作提供養分,是指不可忽視經學作為曆史文獻的作用;而不是把曆史寫成小說,所謂“大話”、“戲說”曆史,或以經學研究、國學研究代替史學研究。體會先生的這些評論,實有深意存焉。不論把史學經學化,還是把史學文學化,根源都在於不重視包括考古發現在內的文獻資料,不讀書或不認真讀書,或者讀了書,但未能深入思考研究,停留在一知半解,還自以為是。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甚至不要史實,不顧史實,任意解釋,任意推斷,說得花裏胡哨,在那裏“創造曆史”,實則製造文化垃圾,誤導社會大眾,後果非常嚴重。這些評論正是直指當今學界“學術商業化”乃至導致社會風氣不良的傾向,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遺憾的是,先生畢竟年事已高,沒有把這些重要論斷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