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建
20世紀50年代,學術界展開了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大討論。曆史工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對奴隸社會何時解體、封建社會何時建立這一重大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人民日報》1956年7月4日發表署名“江泉”的文章《關於中國曆史上奴隸製和封建製分期問題的討論》,對這場大討論進行總結和概括,文章稱:關於中國奴隸製和封建製的分期,我國史學界基本上有三種不同的意見:(一)認為自西周開始,已經進入封建社會。西周封建論的代表人物是範文瀾。(二)認為西周還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開端是春秋戰國之交(或是秦漢之際)。前者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秦漢封建論的代表人物是侯外廬。(三)認為漢代也是奴隸社會,把奴隸製的下限定在東漢末或魏晉時代。漢魏之際封建論(又被稱為魏晉封建論)的代表人物是尚鉞和王仲犖。
我上大學時,孟祥才老師給我們講中國通史先秦兩漢史,講到古史分期問題大討論,有四種觀點,實際上就是江泉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所述的觀點。當時我對這種高屋建瓴式的總結甚為佩服,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同時,又感覺非常自豪,因為這影響深遠的三大觀點(或四大觀點),其中的一大觀點魏晉封建論的代表人物王仲犖先生是我們山東大學曆史係的,他的有關魏晉封建論的文章,就發表在山東大學主辦的雜誌《文史哲》上。
大學畢業後,我考取了王仲犖先生和鄭佩欣先生的研究生,畢業後在《文史哲》編輯部工作。隨著學術閱曆的增加,我知道了魏晉封建論還有一位重量級的代表人物何茲全先生。對王先生和何先生我都打心眼裏敬重,並與二位先生多有接觸,但從未聽他們講過關於魏晉封建論的問題。